文化*虚*篇
(一)<易>研究
《易》据传是远古刻于龟身上的纹理,龟是长寿动物,难道上一宇宙代生物在向我们传达他们的意识经验?谁能够把宇宙的全部奥秘简化为两仪构成的河图与洛书抽象模型,集形象、数量、道理于一身?《易》确实是无与伦比的。
《易》成为中国历代知识精英努力阐述的智慧之源,可惜,由于缺少高度量化的分析和世道对资源能量条件争夺失控,导致人欲横流,没能有效实行于社会管理,甚至受统治者摧残,作为理性意识经验,非但没能与资源条件很好的结合,用于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反而几近失传,甚至被骗子神秘化,用于欺世而非治世,不能不说是重大的历史遗憾,同时,也印证了人欲失控和极端发展之可怕后果。
西方的分析性实践在近代极大的丰富和精确量化了感觉经验,并形成了大量的思想观念,以两者为基石,构筑了离散而又多彩的学术大厦,其成就就数量而言是伟大的。但是,极度丰富的观念与高度量化的感觉经验,也容易产生迷魂阵,妨碍了形成高度概括的统一意识认识,因此,就方向质量而言,还有待完善。东、西方在意识领域的结合,是人类认识的最佳搭档,也是双方的最大利益所在。
人的行为是意识与物质规则交互作用的结果,但意识是可变的,而物质规则是相对稳定不变的,意识可以尊循物质规则,也可能违背物质条件,因此,人的行为对错、善恶的客观是非界限就此产生。中国远古的《易》阐述的正是这种变易与不易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不易的是本质性质,而现像是相对不易,而不是绝对不易,环境和内在因素的改变也会造成有规律的变易。因此,本质性质规则是不易的道,而道体现在变异的现象之中。
《易》观察宇宙天地的运动以发现宇宙基本性质规则,阐述规则以引导人的意识和行为。关于宇宙的性质构成、产生来历和未来命运,是人类理性面临的最大的意识认识挑战之一,由于缺乏命运终极目标的引导,失去是非判断的终极方向标准,导致人类的意识和行为产生相互损害的混乱。由于人类的存在只是宇宙运行生命的一小段,因此,要在观察现在,洞察过去中寻找线索,以便形成与宇宙本来自然性质一致、可以产生正确预测未来的意识认识效果。
1,易文探微
有人说古人已将学问做完,后人只要理解遵行便可。故只述不作。鄙人以为此语虽言之有据,但失之一偶,不为全面。这也是中国人的思维定势使然。从综合的角度看,易包含至理,然从分析看,仍缺少细节的充实。故学问天地甚宽,何可谓尽已?现代科学及认识论的发展,更说明学问乃实在力行之果,妄谈观止,实为遮无知之羞而已。易之产生在远古,无论时间上还是理据上,还是文字上,都堪称中国文化之源头。但对于易的理解却流于肤浅,不知持尽论之人,对此作何感想?
易的思想体系乃象、数、理三部分,本文就理的文字部分探讨。
易的文字部分有系词、说卦、序卦、杂卦和卦经。除卦经或卦辞外,其他从行文和语义上更像是编者的读书笔记体会,出处可疑。想必对原始的总论加以发挥,打上乱斧和附会的烙印,结果令原貌不可考,实为憾事,文人好名,岂可如此流弊?
彖与象部分也不甚完好,只有卦经和爻词部分倒显贞好,故本文以下加以细考。
对于八卦所反映的内涵存在着各家的注释,其中最著名的是文理和事功都很高的周文王及周公所注释的《易》,因此,又称之为《周易》,同时《周易》大约也是周朝的官方正统意识思想。历史上诸子百家之言甚多,但不过是《易》理的外维和局部的应用而已。孔子等一系列文人对《易》都努力注解,以成一家之言,但与文王相形,则相差较远。《易》包含了宇宙的运动与变化规律,是检验人的意识思想的试金石,中国历史上的享有盛名的人很多,能注释和运用《易》理的人很少,盛名不过是虚伪的互相吹捧而已。
文王以注释《易》的智慧,顺应人性进化的历史要求,全面瓦解了商朝道、形、器的生命结构,提高了自身的结构,作用远非姜子尚可比。很多人把成功归结于姜太公的帮助,这无疑是文人故意夸大其事,为自身谋利益的需要才如此扭曲历史面貌。
文王处于人类发展历史的重要阶段,人性资源条件的构成随着意识和经验的增长而出现新的极性分化,意识进一步摆脱蒙昧和能力的进一步加强,典型标志物是生产工具的更新换代和生产能力的提高,新的思想意识产生等,由无明显差异的太极混杂到分离出个性极性,产生多样的两仪,人的理性和欲望都提出了向更广的发展空间和更高能级的社会关系转变的要求,社会要求具备当时条件下,有足够运动空间和亲和力的社会关系结构。文王看到了进化的自然要求,并成功的摧毁了旧的结构,建立了新的人性与社会关系结构,即由氏族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春秋时期,由于没有文王级的圣人,却出现了一群诸子,把意识引入分化,几千年中古历史搞得混乱,始终没有完成能级进化。当然,完成中古的能级进化比文王远古时期更为困难,所需的分化和认识条件更高,需要参与的人与资源条件更多,必须在诸子分化的基础上,重新整合,建立更具包容性的统一认识,因此难以苛求,尤其是君王极力打击意识分化和物质多样性,企图用私利意识取代自然意识,用意识御用等级压迫的地位,结合暴力手段,强制人性的互利自然选择,压制使得人性扭曲或戴上面具,使得社会进化陷入坎坷境地。
历史上的文人似乎更热衷于意识空想清谈和哼些不关社会痛痒的诗句,游说君王图取功名,其次是著述立说或遁世远隐,似乎极少有人想到要独创的做些社会工作,把社会交给一群猴子折腾。近代的孙中山无疑看到了近代历史上,人性在新的能级上的进一步分化和加强,要求新的人性发展空间与社会关系结构的历史趋势,并为之而奋斗,革命成了近代世界历史的主要现象。可以说是孙结束了中国知识阶层对历史进步无所做为的无骨弊病,但孙没能完成新能级社会关系结构的建立,这是中国人的巨大不幸,而其他的由于缺少理性历史洞察力,只能是旧结构势力的组织者,不能正确的使用资源条件完成历史使命,为个人私欲的满足而争斗不止,对历史进步而言是反动的。世界其他国家则在各种条件的促成下,在近代逐步建立了高能级的人性社会关系新结构。最早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和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的华盛顿与杰斐逊创立的美国。但愿他们的子孙不会为了极端私欲而干出愧对先人的错事。
文王主要注释《易》的八卦部分,对于河图和洛书则没有涉及。文王的理解主要有阴阳、乾坤、龙、刚柔、元、亨、利、贞、吉、凶、悔、吝、神、终始等概念,阴阳和刚柔是同样的意思,都代表能量(阳、刚)与载体(阴、柔)的运动和相互作用;乾坤代表的是阴阳通过运动和作用产生的新因素,即意识生命的分类状态,干代表的是道、形、器都十分完美的意识生命,又称之为龙,成为龙一样的生命是华裔民族的特定理想;坤是生命的初始状态,道、形、器的发育都很低,但生命的潜力很大。
神是代表理性意识,并不是某种超越人性的东西,当意识的理性程度极高是就是通达神明了,又叫神通,古人曰;静则神通,穷则意通。表示通达神明要运用理性,排除情感欲望干扰的静心思考,穷困使人情感得到充分的阅历,明白人情心性。因此,中国的原古意识就是追求理性与感性完美的,但物欲狂的世俗统治者,为私利而使理性被压制而意识被迷惑,形成欺诈;终始是互为起点的进化或退化循环运动,并不是有去无回的单行线。
但文王的另外一些注释对《易》理的理解有偏差,如大小、尊卑等,宇宙的任何分化进化的组成部分,只有功能作用的不同,并无大小、尊卑之分,尊卑是情感自私认定的结果,宇宙的进化是分化与偶合的结果,并不是谁支配了谁的结果。尊卑的情感认定反映了封建地位等级的意识,应当唯道义是尊,而不是唯那一组成部分是尊。但如果尊卑反映的只是功能秩序,而不是支配占有的地位,那么尊卑并无褒贬之意,因此,尊卑的理解也可以是正确的。大小是独立因素之间的比较结果,根本不适用于由多种因素组成的生命体之间的比较,复数是没有大小概念的,但如果仅指独立因素的比较,那么大小的比较也是成立的。
2, 易文探微 --贞
理解有赖文字,好在易经文字虽少,有些字重复率高,算不幸中之万幸。贞字在易是用的较多的,如利贞、安贞、利牝马之贞、贞吉、元永贞、君子贞、贞丈人吉、艰贞、女贞、不可贞、亨贞、旅贞。
【高级汉语大词典】贞--会意。从卜,从贝(甲骨文作“鼎”,后省改为“贝”)。鼎本是食器,这里表火具,即用火具而卜。本义:占卜。
又如:贞龟(占卜。古人灼龟甲以卜);贞吝(卜问不吉,其事难行);贞卜(占卜;卜问)
“贞,卜问也。从卜,贝以为贽。会意。京房说,鼎省声”。――《说文》
“季冬,陈玉,以贞来岁之恶”。――《周礼·春官·天府》
郑玄注:“问事之正曰贞。”
故贞的根意原是占卜,后引申为占卜的动作或结果,即卦象,动词时有侦测的意味。由于远古语言多系口传,形成同音和同形的假借和混用,贞与真、正、征等形成一些混用,便引申出与根意不同的旁意,即贞节、贞白等。后根意失传少用,旁意反而以假乱真,成为常用。后来易的注家多用旁意,而少用根意。如此产生对远古文意的误解。
注易必须首先用根意,贞在此不能独立成意,必须有修释,否则,便是无意义的重复。例如,元,亨,利,贞的断句是错的,实为元亨利贞,即元亨有利之象和占断的意思。以此,利贞实为有利的卦象或占断,有利的象征的意思。有些注家根据旁意独立断句是误会。类此,“安贞”乃是安定之象。“利牝马之贞”是有利于牝马之象等。贞丈人吉就是贞的动词用法。
3,易文探微--元、亨
【高级汉语大词典】元--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元,始也。―《说文》。
由头、始引申出天、高等意,故元在易中相当于最、一流或头等之意,并含有圆满、完美的联想意境。
易辞中用到元的有:元亨、元永贞、元吉。
从语序上看,在此其词性为形容,不能独立成文。
【高级汉语大词典】亨--象形。金文字形,象盛祭品之器形。小篆作“亳”,隶书写作“亨”、“享”,三字其实是同一个字。本义:献。引申义:通达。
夫修道者,度其时而动。动而不时,焉得亨乎?――《后汉书》
亨乃有进献、成就、收获之意。抽象后引为通达。文中可独立成意,也可修饰限定。
易中用到亨的有:元亨、光亨、维心亨、小亨。
元亨即为最通达和有进献之意。
4,易文探微--攸
【高级汉语大词典】攸--会意。从攴,从人水省。表示人扶杖走水路。本义:水流的样子。攸,行水也,从攴,从人,水省。――《说文》。
攸,所也。――《尔雅》。
根意系顺水势而力行。引伸出方向的意境,故抽象话为“所”的关联性。
易中常用为:君子有攸往、利有攸往、不利有攸往、无攸利。
结合二者词义,偏重“所”的泛指,此处似泛指顺势从事相关事务,而无特指之意,系概括原则性描述。
“不利有攸往”为不宜有所作为或为之无益等。暗示宜取守势或回避。
5,易文探微--孚
孚,一曰信也。――《说文》孚,信也。――《尔雅》
万邦作孚。――《诗·大雅·文王》
小信未孚。《曹刿论战》
孚与浮、俘、桴、孵、莩等有同样的词根,其共鸣之处,系根意所在。从词形上看,似鸟孵子之状,故根意为视为己出或己物,引申出相互关联,而后获得高度支持、亲和与认同。再进一步抽象方引出信的意境。语言的发展在总体上也应遵循人的意识认识规律性,由实入虚,故根意一般不会是概念性的,而是具实的。故《说文》,《尔雅》在此实系浅说。
易经中所用:有孚、孚号有厉、巳日乃孚、中孚。
有孚在此也不宜解为抽象地具信之态,而应更根本实性的认同与支撑之意。
6,易文探微--建、候
【高级汉语大词典】会意。从廴(yin),有引长的意思,从聿(意为律)。本义:立朝律。立朝律也。――《说文》
建,立也。――《广雅》
官惟王建国。――《周礼·天官序》
掌建邦之宫刑。――《周礼·小宰》
州建百里之国三十。――《礼记·王制》
皇建其有极。――《书·洪范》
易辞中用为:利建候(屯、豫)。其含义为设立制度、建立体系。
【高级汉语大词典】形声。古文作“矦”。从人,侯声。本义:守望;侦察。
1,伺望也。――《说文》
市有候馆。――《周礼·遗人》。注:“楼可以观望者也。”
2,预测;占验
梦者六候。――《列子·周穆王》
易辞中用为:利建候(屯、豫卦)、康候。与贞是同意词,贞是由占断行为引申,候是由守望、侦察得出观测结果,类似于“气候”的用法,表某种预测的状态和结果。
利建候即表示有利与体系建立的状态和时机。
7,易文探微--大人、大川、大事、君子
这是几个经常在易文中的词组,这已不是词汇问题,而是概念问题。大是相对于小的,主要是从范围、长短、力度等量纲上衡量。事之大小,颇难定义。还有个参照系的问题,对某人事小,对他人事大。比方说,有人惜财,分分计较,有人疏才,与人为善,钱的大小因人而异。对于个人而言,大事通常对其发展构成重大影响,一顿饭不吃是小事,十顿饭不吃就是大事了。实在是一个非常动态而又有一定模糊性的概念。最难区分的是国事与个人,谁的事大,谁的事小。国家并无生物机能,而人是有生理条件的。国事不可以压倒一切个人利益。然而,个人利益也不能绝对化,所以,要有一套更复杂的价值判定系统,来完成大与小的划分。
大人的称呼在远古并不是指官大,地位高,而是指人格的大与小。人格的大小也就是看待事务的参照系的大小,如果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就是以个人利益为参照,这是最小的参照系,因此,可以说是小人的参照系。而大人的参照系就是将自己与群体放在同一参照系中,因此,比纯粹的个人要大。群体越大,则人格越大,如果达到包含宇宙,就是上帝的人格,也就是天人合一的最大的人格。大小还有另一维的参照物,就是时间长短,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平衡。只有从永恒和宇宙为参照系,才是上帝般的伟大人格。
君子的人格至少也应该是包括相当大的群体和长期利益的。象所谓的阶级斗争,以部分社会群体和党派为参照系,甚至以少数统治者为参照系,是绝对谈不上君子人格的。
现代教育多强调知识的灌输,却忽略人格参照系的建立,是非常不健全,甚至有害的。
【高级汉语大词典】川,象形。甲骨文字形,左右是岸,中间是流水,正像河流形。本义:河流。
大川在此是一种象征性表述,并不是实指大的山川。虽然,也带有实的意味。通常将社会比作江湖,以体现其中的风险和利益。入世深则必然即经历自然的大山川,也经历人欲与社会的大山川般的艰险。
8,易文探微--匪、咎
【高级汉语大词典】假借为“非”,表示否定。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邶风·柏舟》
匪安匪舒。――《诗·大雅·江汉》
易中常用为:匪我求童蒙、否之匪人、匪正。
【高级汉语大词典】咎
会意。从人,从各。从“各”,表示相违背。违背人的心愿。本义:灾祸,灾殃。
咎,灾也。――《说文》
微我有咎。――《诗·小雅·伐木》
《说文》将咎成灾,有些言重。虽根意是有背人的意欲之事,但实际使用时,多指过错,而匪罪过,也非普通差错,而是带有一定不良后果的过失,必须有一定的纠正行为方可。同意的词是害。
易中常用为:大咎、无咎。
(二)历史研究也是一门科学
历史是人性动力学。如果人性是有规律性的,那么历史的进化也是有一定趋势的,凡顺应这个趋势就会为人类所尊敬,凡逆潮流而动,早晚都会遭到人类谴责和历史的审判。历史的趋势是符合统计规律的,随着人性中理性与欲望的不断启蒙和更新认识,人口中利益和权益的觉醒者的比重将不断加大,维持侵害就面临越来越大的报复和反抗压力,因此,历史的趋势就朝着人性解放的方向,朝着更符合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平衡的方向前进,尽管有时步子不稳,有些短暂的倒退,但宏观的趋势是必然的。
英雄人物往往是流散力量的有效鼓动、组织和用户,将闲散无序的力量组合成聚合力去完成特定的目的。组织和使用的方法可能是靠共同理想追求的激发、金钱的收卖、利益引诱、或纯粹的欺骗。英雄人物多是些欲望强烈,有强烈目的感和抱负的人,当特定的目的符合历史进步的趋势时,就会产生不朽的业绩,相反的行为就产生对社会的犯罪。英雄人物也许可以暂时的让历史的脚步盘旋倒退,但人类进步的脚步终究是要从他的身上踏过,去追赶历史进步的必然趋势。
历史研究也是科学研究。但历史研究比纯物质科学研究更高一个层次,因为,除物质因素外,还有隐形动态的意识因素。如果科学的定义是意识与物质现象的一致,并具备可靠的预测效果的话,那么历史科学的目的也是同样的。由于环境条件的复杂和不可控性,历史环境条件的多样性和不可重复性,意识与感官状态的不可观测性,历史研究的困难就在于观测期长,样本大,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差。要在看似随机的变化现象中,发现不变的人性规律,就需长期艰苦的观察,认识和实践证明。
历史的宏观规律是统计趋势,当我们把历史的足迹记录下来,可以看到那杂乱无章的历史事件中,所显示出来的明确的变化方向,虽然,在每个具体的事件或人的行为中,这个方向是模糊的,用于预测某个民族或某个人等历史命运是不确定的,因为,这当中有机遇和偶然性事件,但如果站在整体的统计效果上看,历史趋势做为大众需求的反映,逐渐为人们所感知和追求,这方向就是明确无疑的。
英雄人物只是历史趋势运动中的幸运儿,但他们所顺应的也许是符合历史进步的长远总方向,也可能是长远进步中的短期退步回潮,他们的历史功过也由此产生。而且,当历史的规律反过来用时,结果却是明确的,即如果推行与长远历史总趋势不相适应或相反的运动,末落失败的命运是终将不可避免的。
也许做为人类的无奈就在于,人是即有理性智慧,又是充满情和欲的动物。当情和欲过分膨胀时,理性就会丧失。为满足自己,就会不顾一切。什么颠狂的行为都有可能发生。若是没有一定的约束,尤其是那些握有各种社会权力的人,社会就会不可避免地陷入灾难。无论出身,地位,经历如何,都摆脱不了这人性的枷锁。历史上人治社会的教训就证明了这一点。任何政权,若是不能解决人性的社会缺憾问题,要想千秋万代,传之永世,只能是痴人说梦。放纵一己之私,有得逞一时,但绝无万世之理。如何让理性的光辉指导社会政治行为,让每个人认识并做到维护共同利益的基础,即是社会难题,却又是长远利益之所在。路在每个人的选择之中,如果不愿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教训,那不是愚昧就是别有用心。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老子第二十五章》
太史公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也,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史记*秦始皇本记第六》
历史是关于人类的进化史,就应该以人性的演化进步为标志。意识能力的提高,科技手段的进步,生产方式的改进,为人性的解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所以,人类历史的重要进步阶段,都是以人的认识能力和观念的进步为标志,导致先进生产工具的出现,生产方式和生存能力的提高,人性的善良发展愿望得到尊重和解救,人性的恶意遭到抑制。历史进步最根本的标志是新的更为理性化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也就是以社会群体利益与个体利益都得到平衡尊重的程度为特征的。这种进步是历史的趋势。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未来历史也必将朝着人性中更为理性的方向迈进。尽管不会一帆风顺,但也是不可阻挡的。凡顺应这个趋势,就会被人民赞颂,倒行逆施者,就必将受到历史的审判。
人类的进步是以智慧和仁勇的人性壮大为标志,这与私有化国家政权的依靠暴力和欺诈,以维持不平等社会关系的性质是完全对立的。人类的进步正是在这善与恶的对立斗争中取得的。当真、善、美受到打击时,假、恶、丑就会大行其道。如果假、恶、丑横行社会,就意味着政权管理失去进步作用,就是管理者对社会全体的渎职犯罪。反之,只有当假、恶、丑受到扼制,真、善、美才有壮大的可能,无论什么人种、什么社会,都是如此。
欧、美西方社会在政体上摆脱了私有化政权的统治,政治上解放了私权对人性善意的压迫,社会秩序管理强调公法约束,在建立社会公法体系,确立客观的法制规则方面可谓成就颇大。但放松了品德的训导,行为道德上还存在问题。在局部的地方,某些经济组织内,私权意识和暴力组织并没有彻底消失,还在危害社会。虽然他们不能象私权政权那样以档、政令和法律的形式捞取社会财富,但仍然以暴力和欺诈为工具,谋取利益。
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依靠合理的社会体制。因为社会的进步完全取决于思想意识与科技方法的进步,只有科技进步才能带来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物质条件,但科技进步靠的是大众正确的思想意识和工作方法,而这只有在合乎道义的社会环境下才有可能,因为个人与社会大众是相互促成与制约的关系。进步作为理性精神的体现必然要反映在各个方面,非理性的社会关系不可能支持理性事物的生育发展。唯我独尊的封建意识不允许他人精神自由,奴化人格容不下有品德价值观念和理性思想意识。封建社会的价值观是建立在利益互相对立,互相征服奴役的基础上的。就必定是引起争斗,破坏社会的理性协作基础,从而违反社会的互利原则而陷入争斗混乱。因此,封建社会政权,由于推行极端私利,是反社会整体利益的。
历史上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罪恶的,但中国遭到侵犯而不是尊敬的直接原因是愚昧和力量弱小,而造成这种局面的正是封建私权对社会整体利益损害和对人格奴役的结果。当我们谴责别人的残暴时,是否也应反省自己的丑陋?
(三)论终极目的的缺失
历史上讨论治理方法的著作可谓多矣,从王道到霸道,从兵法到奇术,诸子百家,大有数不胜数之状.唯一缺少的是治理目的性,即人类进化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 缺少方向判据,导致为了治理而治理,就难有谁优谁劣的结论.站在既得利益的立场上,统治者永远是好的.提的最多的是为了江山社稷,那江山社稷又为了什么呢?是为人类生存发展,还是为个人占有,江山是私有财产,还是社会公器,见者有份呢?
"参赞天地之化育"《周易·系辞传》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目的最高表白,但也只是提出了要认识和顺应自然的变化方向,并没有指出方向是什么.但可以推论出,正 确的治理方法是能够带来进化结果的方法.老子也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却又得出了"小国寡民"的抛弃进化的管理目的,参赞的结果是 停止化育.可见,虽然都要求符合自然之道,但结论却是对立的.宗教在方向原则上都同意要服从上帝或神的意志,但却在什么是上帝或神的意志上,各有各的解释,始终争吵不休.
天地倒底要人类如何化育,并成何物呢? 从个人需要与人类系统需要比较,结论是有差异的.当个人需要与宇宙系统需要达成一致时,即达到了天人合一的状态,这也是个人修养的目的.回答天地倒底要人 类如何化育这个问题并不是容易的事,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未知的,否则一旦达到,就失去目的.但有几个判据是可以提出的,就系统而言,正确的管理应达到如下效果:
1,长期稳定的社会财富总量的增殖.也就是建设多于毁坏,增长速度较快且不降低质量的方法才是较好的.
2,技能和工具的持续改进.主要的增长应来源于此.
3,智慧的提高,可预测能力的扩大.
4,无极端情感意识.
天地倒底要人类如何化育,并成何物呢? 从个人需要与人类系统需要比较,结论是有差异的.当个人需要与宇宙系统需要达成一致时,即达到了天人合一的状态,这也是个人修养的目的.回答天地倒底要人 类如何化育这个问题并不是容易的事,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未知的,否则一旦达到,就失去目的.但有几个判据是可以提出的,就系统而言,正确的管理应达到如下效果:
1,长期稳定的社会财富总量的增殖.也就是建设多于毁坏,增长速度较快且不降低质量的方法才是较好的.
2,技能和工具的持续改进.主要的增长应来源于此.
3,智慧的提高,可预测能力的扩大.
4,无极端情感意识.
5,系统与个体的同步增长.
以此来看过去的关于治理的政论文,就摆脱无目的性.例如:
1,"然作法于理,其弊必乱。若至于乱,将焉救之?是以御世理人,罕闻沿袭。三代不同礼,五霸不同法。非其相反,盖以救弊也。"〈赵子.长短经序〉
2,《老子》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都只强调过程和方法,但没有目的性,至少没有稳定长期目的性.在没有方向判据时,正与奇的是非很容易被颠倒黑白.私权社会里,为统治是实,但却不能说出来,为民众是虚,只能喊两声口号以惑众,说的不能做,做的不能说.
王道是顺民心的,但是王的利益大还是民的利益优先呢?二者有一致的时候,但也有矛盾之处,人民要生活,官要享受.再是民心意志如何表达和体现呢? 顺民情是终极目的还是稳定权力的权宜之计呢?民的范围有多大呢?是社会整体还是既得利益阶层呢? 没有回答这些关键的问题大约是中国社会发展史上政策短视的主要原因.同样也可以说明中国社会发展几千年,在财富总量上还不如几百年的国家,技能和工具的差异等落后现象.
以此来看过去的关于治理的政论文,就摆脱无目的性.例如:
1,"然作法于理,其弊必乱。若至于乱,将焉救之?是以御世理人,罕闻沿袭。三代不同礼,五霸不同法。非其相反,盖以救弊也。"〈赵子.长短经序〉
2,《老子》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都只强调过程和方法,但没有目的性,至少没有稳定长期目的性.在没有方向判据时,正与奇的是非很容易被颠倒黑白.私权社会里,为统治是实,但却不能说出来,为民众是虚,只能喊两声口号以惑众,说的不能做,做的不能说.
王道是顺民心的,但是王的利益大还是民的利益优先呢?二者有一致的时候,但也有矛盾之处,人民要生活,官要享受.再是民心意志如何表达和体现呢? 顺民情是终极目的还是稳定权力的权宜之计呢?民的范围有多大呢?是社会整体还是既得利益阶层呢? 没有回答这些关键的问题大约是中国社会发展史上政策短视的主要原因.同样也可以说明中国社会发展几千年,在财富总量上还不如几百年的国家,技能和工具的差异等落后现象.
(四) 中国哲学的思想体系---成就与缺欠
从范围上看,能够从本源涵盖到应用末端,从完整性上看,应用到各个学科,自然与人文,基本上没有人达到.尤其在自然学科的应用上多受打击,所谓奇技淫巧,实为学界之耻.这种对理性的实际应用抱打击态度的人,大约是害怕理性的,原因是为了保住自己非理性意识的既得利益地位.是庸人政治扼杀才干的本质.
思想界长期局限于人文的末端应用,且无本源与目的地就事论事,庞杂而又没有头绪,难免走入神秘化的死胡同.以混淆是非为能事,堕落为权势的帮闲.常以个人认识取代实践认识,以宗教态度取代理性态度,门户之见取代客观见解,与逐利一般的逐名,实为学界的小人.典型的例子之一是孔子,删定诗书,破坏典籍.自己没有建立起思想体系,却热衷于修改别人的成果,使文本失去客观性.孔子言论中鄙视逐利小人,自己在逐名上,并不比小人高尚多少.文人无行,热衷于华丽的仁义口号而不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认识,行为依附权势,没有独立人格,不愿自己实践,难免哗众取宠之弊.孔子有思想但不能算是大成者,属欲望高于理性.
墨子是体道者,也是道的实践者,其思想无疑要真诚实际得多,与提出高尚的标准,自己却不能做到的伪善相形,也可信得多.哲学思想固然重要,但哲学行为更为可贵.做看客思考哲学不难,发不负责任的高论易,难的是在人生中实践自己哲学思考.如果想的和做的不统一,是没有可信度的.墨子属理性和欲望平衡的.
当谈论中国的哲学思想时,其实是谈论几千年前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而不是现代中国人的思想.现代的思想,经过追逐名利的统治者与文痞的迫害,思想中的理性因素几乎丧尽,只有宗教的盲目性与门户的歧见.形成意识贩卖的既得利益团体,其主要的兴趣不是对理性的研究和应用,而是参与社会利益分肥.
远古的中国的哲学体系的阐述,主要是<易>.被看成思想的源头,实不为过.<易>的完美让人怀疑地球上曾经有过比现代更文明的文化.<易>既然是完整的体系,就必然拥有从本源到末端,从自然到人文应用的覆盖面.
本文主要探讨<易>对思想体系的论述.<易>对思想体系的要求就是理,象,数三个字所概括.翻译成现代表达就是应用规律结论,模型,因素三者.应用可以是人文的社会学科,也可以是自然物质的利用.
1,理就是阐述应用规律和结论的.
2,象就是模型,物理或数学的模型.函数方程是其中一种.五行,八卦也是.
3,数是最小的相关因素.即基础性质变量.
以上述三个标准衡量思想体系,就一目了然.例如: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对宇宙本体有描述,但主要是现(表)象的描述,即道的外观.对于道的内在运动机制模型,尤其是动态力学因素的数量分析,没有明确的论述.缺少象这部分,而理的部分却十分丰富,数的部分居中,但没有筛选出最基础的变量,没有自然而多是人文表述.正是由于缺少基础变量和模型,使得理解和运用困难.很大程度要靠理解者自身的阅历学识补充,才能理解运用.因此,在本源和象形上,靠的是本能的认识,而不是理性认识.由于老子本人没有参与社会实践,其思想就必然缺少本能认识的支持,带有旁观者的片面和极端性,理论与实际脱节,属理性远高于欲望的非平衡人格.
反倒是更远古的思想还有五行与八卦的模型,也分析出一些基础变量,如性,质,气等.思想意识随时间不是更完善了,而是失传,走下坡路.远古多是模型,少有理的文字表达,通过模型的认识,自己不难得出理的结论.而越近越没象,倒是理的论述铺天盖地,让人晕的多,明的少.这种倒强的现象违背进化.在物欲的引诱下,对本性的认识反而更加模糊,大部分的诸子都集中在理的部分大加发挥,借助寓言和历史为模型,很少提及本源和目的.在象形的体系上极不完整.失去方向和目的,哪里还有什么意义可言?
西方在分析性思想和人文关怀下,对自然与人文有了巨大的成就,但尚未形成集象,数,理,从本源到末端,从自然到人文的统一思想体系.东,西方学科的互补印证,是形成完整体系必由之路.
(五)八卦的数学模型意义
八卦是一个二进制自然数集.通常所说的八卦都是指六位数的二进自然数集.二进制自然数集可以无穷增大.但在物理应用上,六位数的数集被经常用到,故八卦常被误认为就是六位的.
阴爻与阳爻是八卦中的常用术语,并简称为阴或阳.古人用--或- -表示,用阿拉伯数字是0或1.物理涵义可以是无或有,但也可以代表其他阴阳对应性质的东西.
二进制自然数集存在位数与总数的以2的幂次的关系,即:
N位自然总数目=2的N次方.
所以,六位数的二进制自然数集共有2的6次方个,既十进制的64个.故六爻八卦有六十四卦.三爻有8卦,七爻就有128卦,八爻有256卦,余类推.搞计算机的人,对这些数是很感兴趣的.
由于在表达上, 通常将高位为零时舍去不写,所以产生误会.其实,000001=1,
000010=10,000100=100,余类推.
所以坤卦,即000000是零.干卦是一定位内最大数111111.剥卦是000001,比卦是000010,观卦是000011,余可按二进制累积到干卦.
将六位二进制数集按S形与圆循序排列,即通常的六十四卦图.其中心对称位相加都等于最大数干卦.
八卦称号的来历与应用有关,由于三爻八个卦值与物理三维空间相对应,类似笛卡尔的三维坐标系,所以八个卦值所表示的空间相限就成为常用的八卦说法之一.
八卦仅为数学模型,是没有量纲的.当加上物理单位元元量纲后,才能产生现实物理意义.典型的例子是加入人文素质量纲后,构成<周易>六十四卦,并 附有卦辞.另外尚有京房八卦,也是在八卦的数学模型上,加入不同于《周易》地量纲,并与五行模型结合运用,预测事务。著名的《推背图》就采用了京房八卦之序。
(六)上帝证言
上帝存在吗?是的。
我怎么知道?只有心灵才能与之沟通。
动物相信上帝吗?不。它们只屈服于力量。 这是人与兽和灵与肉的分界。
人都有心灵吗?不。无神者只信肉欲,放纵肉欲,欲望蒙蔽了心灵。
人可以接受动物的存在,而动物不会承认人的权利。在天堂动物被法力控制,不能为恶。在地狱,兽性被放纵,心灵被摧残。
对人要有理,对兽要有力。
人与人之争是辩理,人与兽之争是角力,兽与兽之争是夺利。
在地狱只有恨,在天堂才有爱。
上帝无处不在,是形之上,是道。有形累必难永恒,故有形之物,包括人的偶像崇拜是邪教。
相信道就是相信上帝。体道就是联系上帝,心中有道就是心中有上帝。
(七)《老子》道德今译 ---看破人性红尘的智者
译 序
老子--李耳先生原是史官,从历史的兴衰中,总结出历史与人性的哲学。关于其成书的年代和方式不详。但其思想的价值还是多有认同。
老子是智者,因为他看到了人类的本性是由感官、情欲和理性、意识组成的孪生冤家,两者的工作方式不同,又互为依存,只有协调一致,才能整体工作可靠。故做道经,阐述理性的物质本质性质;做德经,阐述意识、感官和情欲现象;合并成为道德经,代表了人类的天性构成,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的性质,如爱与恨的情感,印象、意识经验、理性逻辑等。并由此提出了一些相应的个人行为和社会管理的意见。他对人性的分析认识是正确的,但他对个人行为修养和社会管理推论建议是偏颇和有局限性的,如鼓励过度的禁欲。没有看到理性必需要有欲望载体,才能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在刚柔相济的平衡中,老子极端的偏向了柔,而忽略了刚性存在的必要性。在理性和欲望的平衡中,老子的意识理想是极端理性的,象许多文人那样提出完美的行为标准,但连他自己也做不到。
人类的认识经验和能力是提高和改进的过程,条件环境也是不断变化的,意识将随着不断的理性关联思考,提高意识本身的理性内涵程度,不存在意识的最高境界,那有一成不变的万世之理呢?今天的宇宙就一定是明天的宇宙吗?高呼万岁只能是表明自己的愚昧。感觉经验与思想意识的相对局限性,即正确与错误、善与恶、美与丑等感官经验与思想认识,与观察的条件及角度、立场有关,并不存在一定不变的结论,在某种社会的大仁大义之举,在别的社会可能只是平常之举,仁义之举的标榜是一种欺诈性的社会病态。将某种思想意识和感觉看做唯一正确和美好是愚昧荒唐的。因此,人类的认识通常不能肯定已经完全掌握宇宙最根本不变的所有性质规律,而只能说是部分和局部不变的性质规律。
人性在认识上可以是理性的,而在意识情感上,自然理性被欲望掩盖,总是非理性的。老子也不例外,例如“绝学无忧”毫无疑问是对的,但这只是极少数人能做到的,对大多数人而言,如果不是不可能,也是代价大得没人付得起,作为理想是可以的,但作为行为标准就过分了。
老子的哲学思想就是前述的“神、精、能”三字所代表的含义。因此,反对一切无益的能量损耗,包括对所谓意识中的美好事物的追求,也最好不要,因此,老子对仁义的追求也加以抨击。强调的是人性的自然和谐,不要努力和付出、不要人性的约束和训导,就能实现的天国,是内在需求的原始无知导致的抑制与和谐,办法就是保持欲望的低水平和不受挑逗状态。但这种内在的和谐天国即不能应付自然界对生存的威胁,也无法对付其他种群对资源、生存条件的争夺挑战,也不能满足减轻痛苦和增加快乐的基本生存要求。老子对宇宙本质条件的认识是准确的,但推论应用是不全面和极端性的,外在环境条件与内在的心理状态不能互相支持,如果追求外在条件的改善,就必须激发内在的欲望追求,如果仅追求内在的和谐满足,就必须放弃对外面挑战的抵抗,逆来顺受,这无异于提前等死而已。例如,老子曰: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但不贵珠宝也许还可以,但天灾人祸,缺少生活必需品时,则不贵也贵,非人力可以左右。但如果指的是经常地公益性的控制基本生存必需品,则意义是正确的。
老子的大前提是正确的,即神通是首要的,正确的理性思想意识是正确行为的必要前提。正确的人类活动依靠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自我认识的引导,是非来自于与自然之道理的顺逆与个人情欲追求产生的得失。是非必然要在现实的功利得失中体现出来,因此,建立人性与自然之间的良性循环关系,是道之所在。但老子的小前提存在逻辑死结,即产生神通的前提是必须依靠运动提供感觉经验,一方面克制欲望,限制运动,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运动,产生丰富的感觉经验,为智慧圆满提供基础条件。两者形成方向上的对立,问题就又变成了什么样的运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是正确的,而什么样的运动是多余和不必要的呢?老子自己的正确美好事物,如,无为、谦退、无言、守柔、处恶、无私、不争等,是否也有一个不能极端追求的问题呢?如果“无言之教”是最大价值,为何“自着五千言”?没有文字意识经验和信息的积累传播,哪能有意识的进化?
老子探讨事物的极性转化。例如,“少则得,多则惑”,但是,将极性的转化绝对化,忽略了事物转化的条件性和多样性,以及人性主、客观相互作用的循环复杂性,少的经验无疑不是认识的最佳前提,多的经验也不一定形成最佳的认识,而是很多因素共同的促成,才能有最佳的认识。这种极端绝对化,是理性意识脱离物理现实的产物,是运用理性意识的误区,看上去似乎有道理,实际上满不是那么回事。老子在终极理想上强调以自然为善,而对人性的理想正好相反,例如,“致虚极,守静笃。”,显然不是人性的自然常态,而是很高的修养功用境界,因此,也是极端非人性自然的。老子强调谦虚,可是谦虚常常成为射向才干的暗箭,以及被当做无能的遮羞布,极端理性与常态人性是相克矛盾的,可以将其作为圣人的标准,却不能让所有人照葫画瓢。如果用宇宙生命来衡量,人的一生与蚍蜉何异?无所作为如果是理想的话,何必捂着、盖着和守着,生下就自杀,或干脆不生,岂不是更超脱吗?
老子的认识是深刻的,对宇宙的微观结构的认识是准确的,但在推论其社会进化的指导含义时,老子的愿望理想却是非现实的。老子的著述是否曾遭到统治者的御用文人的篡改?老子对宇宙的本质认识是准确的,但在理解推论运用上是极性的,而不是平衡的,因此必然产生运用上的错误结局。无为思想的哲学基础是针对有为的害处,为了避免有为的害处,因此彻底抛弃有为,而做无为的修养。显然是理性意识的误用。如果讨厌大便的麻烦就不吃饭,显然是荒唐的,有为存在害处,但也存在必要性和好处,不能一概否认。当然,无为则无所求、无所累,不必追求或保持什么,因而是无形累之苦,而有形终需为保持形而受牵挂。但是,人本身是有形事物,否定有形作为就是否定人本身,在有形的事物中推行无形的意识理想,能不产生反人性进化的结果吗?因此,人只能追求有形的追求与保持效率,没有再造之功与能,不可能超越有形之累,应该避免的是过度有为和无理有为,而不是追求彻底的无为。
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政治理想,代表了弱管理结构和高度以个人为主的社会形态,崇尚水的无形与无目的性,甘处低洼,带有明显的复兴原始社会纯朴性质的特征。做为理性幻想,以放弃进化努力为代价的维持稳定,与《易》的乾坤进化的自然思想相对立。由于边际条件无法稳定,内忧外患时刻威胁生存,更重要的是如何保障基本的能量供应和开发,以便维持最低限度的运行和稳定。老子的人格理想是水,是无机物而不是生命体,与人性有着本质的不同,即使是无生命的水,没有能量就不是水,而成为冰了!老子极力要回避而又躲不掉的就是必不可少的生命运动问题,于是讨论又回到了起点,如何分配能量,如何保障能量开发和供应,如何提高效率,如何正确决策等等。没有长期的动态平衡的社会进化结构条件,当个体的能量被激发增强,压抑的欲望积累暴发时,由于缺少常态平衡引导机制,不能产生稳定而有效率的运动,就必然是一场不断升级的争斗和大乱。因此,只有明心尽性,引导为主,有限约束才是人性的自然。
老子基于对进化演变结果的不确定性的恐惧,而留恋于过去的和谐。却忽略了过去和谐的条件早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复存在了。随着人性的意识丰富,必然寻求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过去的非理性关系结构就必须更新,孩子大了,就要脱离家长的强制性,这不是很简单的道理吗?如果进化演变是自然之道,谁又能改变和阻挡呢?埋头于内在的无知和谐显然是一条不现实的死路,没有外在条件的支持,内部的平衡不可能长期实现或保持,就必然是短期行为,照这样发展,人类与其说是灵通动物,不如说是植物,任凭外面的风吹雨打,只能被动适应,任人宰割。每当中国社会被迫适应外在环境时,不是默默的死亡,就是盲目拚命,由于平常能力的完善不足,拚命也无济于事,历史上中国的亡国之恨难道还少了吗?
单独追求外在条件的改善,欲望失控和没有尽头,同样不会有满足,还会产生极端的争斗和破坏,甚至毁灭。西方近代的帝国时代,就是欲望失控和人欲横流的产物,和谐与幸福的目的也同样达不到。追求外在的条件改善必定要付出奋斗和努力,牺牲和代价,克服自身的缺陷,是由痛苦的自我意识思想与能力的完善,消除错误的过程达到幸福的曲折之路。如果能够与内在的适当修养相结合,确是符合现实环境条件的选择,是一条经过痛苦达到再生的活路。这种生死之路的选择,东方社会极端选择了内在和谐的保持,而西方极端采用了外在改善的方式,两者都面临采取适当方式的重新认识选择,并向对方回归,社会发展之间又已经摆开了对比的十字路口。
老子在几千年前看清了人性构成,但在情欲横行的私权社会条件下,饱含经世之道与德,却无力改变什么,也教化不了几个人,不能产生功利效果,只好独善其身。老子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针对私权统治者的论述,以废为核心的劝上无为、使下无能为的损人利己意识,并不代表治世的最好见解,即破坏了人性发展的基础条件,导致意识退化,形成以感性为主的带有动物特征的社会,同时又不能约束为上者的欲望行为,下无能为使上胡为大为方便。而且无能无法解决生存危机和感官基本满足的问题。他没有看到私权与社会公权之间的历史替代转变,以上下有序循环的方式取代世袭不变的上下关系。无为与有为同样不能是极端而无条件的,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政权要为道义管理,而不为政权利益。
道与德,道指是思想意识与目的追求的适当性,或者说是正确性,或者说是理性化,离开了终极目的和行为目标的正确性,任何是非都可以颠倒。例如,对私权统治者好与善,就是对社会的坏与恶,为独裁专制者任劳任怨的卖命工作,就是帮助其对人民犯罪。例如,共产党的根本性错误在于没有终极社会道义目标,而现实的目的就是保持自身私利,保持私利的最好形式就是保持对政权管理的垄断地位,因而对社会采取的是利用和欺骗手段,只要有利于加强自己的实力,打击对手,就不问道义。再例如,共产党无疑看到了封建制度下土地的不断兼并,导致极少数人的对土地资源的垄断地位,构成对社会利益侵害,这样的极端社会自然是不稳定也不合理。因而提出“耕者有其田”的社会政治口号,但有其田并不能解决根本的社会问题,土地资源被分配后,如果不能有效的经营,早晚还是要面临破产被兼并的命运。就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而言,规模经营当然要好于分散的小农经济。这个口号挑起矛盾和斗争,但并不解决最根本的社会问题,只会带来周期性的社会争夺动荡,打击资源和能力优势者以维持简单的一致性公平和以抢劫而不是生产的方式来获取维持统治所必需的资源,这大约是毛的‘不断革命’的本质含意之一。
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己,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己。对善美的追求不能否定自身价值,每人多有长处,各美其美,各善其善而已。对恶性善就是对善性恶。善与恶的标准是根据需要而定的,并非先天存在的东西,站在不同的利益角度,划分善恶的标准也不相同。善与美的事物固然是可人的,但极端的手段与不顾一切代价的追求同样是错误。不但不能达到善与美的境界,还会对自身资源造成巨大的浪费损害。生命的存在是依赖必要的物质条件的,不能不顾物质条件的限度,追求意识中的所谓理想或完美境界。因此,老子抨击圣人和仁义,认为追求仁义的欲望和追求做爱的情欲没什么两样,无限度和不计代价的追求是反生命的。老子痛恨打着仁义的表面旗号,行无所不为的兽性,对假圣贤几近谩骂,看看那些封号,牌坊,头衔,中国历史难道不是在“圣人”,“贤人”多如牛毛的情况下,乱作一团的吗?
无论个人还是社会生命体,都是由各种因素互利相生而成,不能追求单独因素的极大而排斥其他因素的作用,那样只会是个短命的妖。在近代,反对土地垄断是对的,但使用过火的手段就是谬误。而共产党也并不言行一致,土地分配不久,就强行收归官僚集团所有,以达到占有一切资源,弱化社会能力,长期保持私权的目的。他们关心的并不是资源的使用效果和效率,而是控制掌握资源的支配权,以图把持垄断社会管理权益,最后堕为只顾满足私欲。而这一切不过又是动物的本能占有行为。
德是指欲望追求的利益得失,利益应当适当和无害,对于损害他人的行为称为缺德。但是,离开了终极目的道义、思想意识的适当,任何追求欲望满足的方法和手段都是错误的。道之以德就是教授人们,互利共生是最大利益所在,因此,要用适度的方法与手段获取利益和满足欲望。无道有德,不用害人的方法追求自己的欲望满足,即使道义上不明确,还能相互尊重,各行其是。如果道、德俱失,无所不为,无所不取,则无异于野兽和人间地狱,谁能有好下场?例如,阶级斗争的相互损害,一党专政的对内压迫。共产党反对国民党的口号之一是要民主,但共产党当政后并不守信,他们要的是自己的利益万岁。因此,在这样一个终极目的错误的前提下,任何社会管理行为都必然是是非颠倒的。
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拥有较高的理性意识能力,但是,由于生命的成长与结束是在特定的物质环境和时间阶段,并且处在资源有限的物质条件制约之下,因而,只可能拥有有限的感觉经验和意识经验,即使将人的理性意识能力发挥到极限,也不可能为自己找到超越一切时空和物质条件的所有真理,而是逐渐累积升华的过程,逐步认识到更复杂和更具包容性的规律。因此,对过去的感觉与意识经验,进行不断的检验和更新,是理性意识进步的关键。
人类的成就在于理性意识能力,人类的问题也是在于理性意识的不完善和意识能力的烂用。如果理性意识的产生和运用不当,脱离物质条件,沉溺于错误的理性意识目标,追求反人类物质性质的理想境界,则无异于自毁。夸父追日,力竭而亡。这是人类才有的愚蠢问题,动物界是没有的,拥有理性即可以帮助自己,也有可能毁灭自己。因此,道是人与社会的根本问题,离开思想意识的道义的适当性,脱离物质条件基础,任何东西的道德两面性都将导致情感和意识行为的缪误。
(八)孔子—情欲的约束者
夫谋小仁者,大仁之贼。
《贞观政要*赦令第三十二》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第五章
孔先生丘志高气傲,满腹情感,坎坷生活经历和博学的意识令其情欲感受向往和谐和友爱,做春秋历史警戒情欲的追求者,不要过分极端,要中庸自守,以图久远。孔子与老子主要探讨了社会器层次的人文素质修养,对于社会形层次的组织结构及道层次的利益排序关系建树不足,只是笼统的要求尊重自然规则行事,缺乏分析性的具体措施。道、形、器三个层次不能互相支持匹配,作为完整的社会管理体系则难免各是其是,到头来自相矛盾,枉非心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数量和素质构成日趋复杂,物质引诱日益丰富,对资源的占有和使用欲望不断加强,因而对于管理体系的道义要求也同比增长。而孔子却致力于在外部条件完全不同的时代,复兴上古的以教化为主的缓慢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现实的社会运行速度,也许根本的理念是千古一理,但执行的手段和现象却不能不丰富进化。孔子为推行仁政,息事宁人,为所谓不可为之治世管理(明知不可为,为何不另找出路?提前等死是唯一出路吗?),提出了礼、仪、廉、耻的情欲教导方针,建立等级以克制人欲,与私权维护统治的要求相吻合,故死后被追认为圣人。为了解决等级制造成的压迫和侵害,孔子强调全面的仁义,所有的人,不论等级地位,必须要有仁、义之心。仁是指相爱护和不是相憎恨,仁的最低要求是忍,汉语里仁与忍是同音,在古时还可能是同义的,即忍让不争,其次是接受、再就是喜欢,最后是爱;义是依靠的意思,最低要求是不害,然后是互利互助,即使没有仁爱之心,也要有互为依存之心,不要相互损害。
儒学的核心是恕字,既宽容。但等级的压迫性质与宽容的要求相矛盾,因此形成目标与手段的矛盾。于是统治者就利用儒学的目标作为表面的仁义口号,而实际推行的是与宽容目的相反的统治手段体系。孔子认为仁义之心,是等级制存在的必要前提条件。但孔子失之偏颇在道与形上,宇宙自然的运动是以能量的输入为前提条件的,人类的生存活动也不例外,而能量的转移体现在社会就是利益关系,孔子要求放弃利益的考虑追求仁义,等于不顾生存的根本条件而追求意识的完美境界,利益是仁义的保障和基础,放弃基础,没有社会终极目的的正确性,只能是适得其反。没有形的组织结构分析完善,仅有器在行为上的良好愿望也是不够的,导致目的和手段的逻辑混乱与矛盾。孔子强调仁义的动机是善良的,但意识的理性化程度不高,不计代价、不问目的方法的追求仁义,结果,仁义的目的不但没有达到,反而被最不讲仁义的统治者利用,打着仁义的旗号,推行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措施,以维持对社会利益的无限侵害,完全走向了仁义原始动机的反面。毛不就是打着为人民服务的仁义招牌奴役人民的吗?
孔子的仁与义缺少终极道义目的,因而是盲目的。人欲即可以为恶,但也有向善的一面。克制人欲的结果导致二者皆废,同样达不到抑恶扬善的发展目的。没有终极目的的正确性和正确的外在手段的配合,仁、义之心也难以产生、保持和实行。任何人都有仁、义之心,只是给予的对象不同,虎毒尚且不食其子,强盗也是最讲义气的,但只是对同类而言。仅仅有仁义之心而没有终极道义是无法解决社会利益问题的,还会被人利用来扼杀进取之心。例如,封建统治者标榜的以孝治天下,孝被人为是仁义的表现,但该如何孝敬有道德缺陷的长辈们呢?
善良的互助愿望,通常敌不过恶意的侵害,正义只有能够制恶才有伸张的可能,就如同无法设想一个没有警察的社会,因此,善意并不意味着忍受和退让,而是坚强的维护权益。政权的存在正是以势力扼制恶势力的手段,如果政权不能扬善抑恶,甚至自己为恶,那还不如没有政权。儒学的盲目仁义之心,对强势恶性的阴暗面的回避和宽恕,导致私利势力失去制约和社会意识的智力退化,使得亚洲地区成为损人利己的人性恶性和腐败的高发区,靠为恶损人获取利益的人甚多。
与老子的无形无为相对照,孔子的社会理想是有形有为的,试图在人的社会当中,建立家畜动物群体的行为准则。如王权、地位、等级、对权威的服从等。虽然在春秋战国的历史条件下,人类社会在希腊和中国首次面对物质进步所带来的人欲横流扩张,无所不为无所不取的人欲,令孔子产生校枉过头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长期来看,忽略了人的灵长意识的需要和发展,排斥理性能力的培养和运用,以公法与平等为标志的人性特征不能产生,形成人性发展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死结,单独建立动物社会的等级制,围困情欲做文章,导致情感的虚伪或不当,或放肆狂妄或过度压抑。欲望本无好与坏之分,只有适当与否,是否对自己和以外的社会构成损害,缺乏前提条件的一律围困压抑,即无法解决欲望失控的老问题----- 统治者的欲望无法控制,还带来了民弱的新问题。因此,孔学几千年虽被统治者别有用心所推崇,却同样无力扭转人世灾难。近代二战时期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物质进步导致新一轮的人欲失控。这种失控决不是单独的器的修养或形的权力控制机制问题,因此,就不是偶然的现象。象希特勒那样的人随时随地都存在着,但只有在物质的巨大变化导致人欲普遍横溢时期,才会有人认同追随,才会形成势力控制国家机器。
儒学以只谈仁义,不问利益而著称。因此,儒学的偏面与问题也就由此而生,过度的仁义意识实际是社会病态的反映,只不过是社会总体性质的不仁义,才导致人心对仁义的关注。其实,儒学并非不问利益,只是将利益分为所谓有利于仁义和不利于仁义的两种对立利益,所谓有利于仁义的利益就要提倡,甚至动用王权手段强化利益的维护,而所谓不利于仁义的利益就要压制,甚至消灭。例如,认为孝是仁义,因此,长辈的利益需要大于晚辈的利益需要,但包办婚姻时,长辈为了自身社会利益需要,牺牲子女的感情选择需要,能说是仁义吗?孝道降低了个人行为责任感,使人们把养老院搬进了紫禁城,而做为社会运转的决策大脑,这里不仅需要经验,还需要旺盛的精力、活跃的意识、思想的更新,这能说是对社会全体的仁义吗?君明臣贤国之福,父慈子孝家之福,没有父慈的前提条件,强调子孝就是对子的剥削和压迫。老年人面临生命资源破产的前境,可能引发破产阴暗心理,没有前提约束的孝是反人类的,如同权力、青春、地位,财产等资源条件的破产所引发的阴暗心理一样。
中国不仅是古老的,而且社会也是老年化的,与发展进步相矛盾的。对孤、寡、老、幼以良好的关怀是必须的,但这只可能在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实现,而不可能靠打着仁孝的旗号,建立利益等级,对青壮年的过度剥夺来实现。损害了生产力,谈何供养?任何事物均有两面性,仁义划分即不可能准确也没有永恒的标准,有利与不利是将随着意识观念、时间和环境条件而变化,这种划分性质成分加以区别对待的作法,将动态性质的事物静止成分化,只能是名义上的而不是实质上的,导致名义与本质相脱离,内、外不能相生,形成思想和行为上的逻辑混乱,导致整体败坏。以追求礼仪之目的,落得礼物的结果。近代的阶级成分划分,也是这种所谓先进道德意识的产物,其荒谬结果是共同的,只不过追求仁义意识幻想是表面口号,欺人耳目,夺取财富资源才是实用目的。大强盗都是打着仁义旗号的。
儒家反感利益,是因为利益导致争夺,争夺导致无情无义,并最终导致罪恶,利益之心导致仁义之心的丧失。这种推理混淆了心与物的关系性质,也违背了生命的自然规律。不能将男人好色归罪于女人太漂亮,生命需要资源条件维持,就不能不依靠获取利益,利益即可以造化生命,也可以引起人心不足,产生贪欲。因此,利益本身的性质和作用是中性的,或者说是双重的,只是人心的过度贪婪导致了不仁不义,主要问题不是利益本身而是人对利益的意识。而且,能够导致贪婪的不仅仅是利益,吸毒者没有任何利益之心,毒品不能带来任何利益,却带来最大的不利和人心最大的、最难以克服的贪婪。
因此,对待利益的最好方式自然是鼓励利益的进步作用,限制利益意识导致过度贪婪。不是将利益视为洪水猛兽,不是逃避就是扼杀,而是充分的探讨和明确利益的界限,让人心明确自身利益的界限并加以坚决的支持和维护才是抑制贪婪的最佳途径,抑制了过度贪婪,则争心自解,仁义之心由然而生。相反,一切利益界限不明或不平等的情况才会导致机会主义的过度贪婪之心的产生。因此,不谈利益的标榜清高是错误的虚假意识,如同人们对待自己的生殖器官,表面上捂着,心里时刻想着。表面上不谈利益,暗地里反而算个不休,又是何苦呢?
虽然,统治者极力宣扬孔学仁义之心,但目的是用仁义扼杀人们对社会不平等关系的反抗,而不是建立道义社会基础,促进仁义精神的长期产生和保持。“以孝治天下”是封建社会仁义表面口号,其含义是建立由家庭开始,到家族,至村镇部落的氏族,再至官僚阶层,直至皇帝的等级控制的社会关系结构,从小到大、从内到外、从生到死都处于等级压制之下,从审美意识到习惯都对等级的顺从看成天经地义,本质是为封建等级制培养顺从奴才服务,另一方面以局部王权利益寻找收买同谋,将利益侵害由内到外合法化,从大社会的利益侵害,渗透到地方、家族甚至家庭,从而成为巴金先生所描述的“吃人的”家,正所谓“外示儒术,内用黄老。”表面现象看似仁义,其实,真正的目的在于老子所谓的弱志强骨的培养驯化动物,建立互相牵制的人际关系,令人无能为力的策略。故诸葛孔明曰:可以为教而不可以治乱世。即说教可以,不能真照着干,也治理不了乱世。
毛的社会主义也是千方百计的玩弄不平等社会关系结构,建立互相牵制和利益压制的等级,挑起社会成员之间的互相争斗,然后,打、拉结合的从中得统治鱼翁之大利,至于内斗造成的破坏和资源损耗等人间悲剧,对于毛的个人利益至上而言,是无所谓的。但毛的封建家族等级与过去的不同,不是以血缘关系的家庭和家族为基础,而是以党派家庭和家族为基础,即党员、党小组、支部、党委、中央,建立利益共生的等级关系党派家族网络。
无论血缘家族,还是党派家族,将家族利益极端扩大,置于整个社会利益之上,两者是共同的。但党员家族的繁殖能力却是血缘家族远所不及的,血缘家族无论如何也只能是局部的,为统治一个大国,必须求得帮助,与异姓合谋,而党员家族可以象病毒似的无限繁殖,让社会机体的任何部分都被其感染控制,尤其在社会大动荡时期,由于缺少公法安全保障,为寻求保护和追求利益,往往入帮党,此时的帮党可以迅速的扩张繁殖,其规模越大,则帮党的利益效能越好,其扩张性就越强,于是进入恶性循环,直到产生规模失效、内部利益矛盾、外力打击和资源匮乏导致瓦解。党派病毒靠侵占正常社会细胞的生存与发展资源养活自己,他们不能为社会机体的发展进步做贡献,反而会损耗机体的功与能,导致疲病,甚至死亡。
A numerous aristocracy has
never been found to be less oppressive than an aristocracy confined to a few.
《GOVERNMENT
by James Mill》
党派家族的极端繁殖实现了血缘家族想做但是永远达不到的对社会的绝对占有和控制,因此,当维系血缘家族利益侵害统治的伦理纲常,与帮党家族势力相结合时,为恶的能力比血缘家族大得多,党派家族可以在现代推行奴隶制对社会的彻底剥夺和完全占有控制,把社会变成王权的后宫,而血缘家族在社会活力增强时,很难找到同谋,只有迈向民主。
在人的天性构成中,妇女是情欲的成分多些,遭到儒学的打击,斥为与好利的小人相似,一鼻子把半数人口打入另类,其极端性显而易见。由于妇女在物质条件和社会保障条件恶劣的情况下,生存能力弱,对男性产生依附,为家庭等级制提供了机会,对不平等关系的接受和忠诚只可能是来自于依附关系,但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将越来越缺少维持的基础。
当代社会是建立在特定的价值理想基础上的,如一夫一妻制、绝对私有或公有制、过度保护的福利制等,建立税收、法律等手段维持这些价值理想,不惜花费资源代价的追求理想的实现,但这些理想是否能经得起历史发展,人性解放进步的冲击呢?很值得怀疑。
私有政权为自身利益需要推崇儒学,独尊儒学,以政权手段压制人的正常思想发展进步,让民弱从而对强权势力集团产生依附,是为其保持私权目的服务的,强调社会等级顺从的合理,自己却贪婪的追求利益最大化,从而导致社会根本关系的不仁不义,人性和社会发展极端的不平衡,自己的利益没有保持住,还坑害了社会的发展条件,害人害己,其近代结果是人们所熟悉的满清积弱覆灭的悲剧。
虽然孔子也强调天命无常,统治者必须替天行道才能获得统治的合理性,但对于不替天行道的皇上该怎么办呢?孔子没有明确交代,等级制是建立了,而仁义之心却不是随后就自然产生,人人都会有,相反,利益目标的对立倒还助长了不仁不义的压迫之心的发展,是否应该视缺少仁、义的统治者为仇寇呢?孟子是这么认为的,为此,他的牌位差一点被朱元璋赶出神殿。私权推崇孔儒并非看重了孔儒的仁义道理,而是需要仁义的外衣和意识偶象王权,推行对社会人性欲望和意识理性的压制。毛的统治就是即要搞等级制,又不讲真正根本的仁义之心,虽然有时也三心二意的做些表面文章,其特征很象汉武,即“内多欲而表面仁义”。难道不是他打着集体利益公有制的仁义旗号,把社会的一切剥夺的一乾二净的吗?
儒者以欲望世俗政治的助理身份,参与社会活动,以代表天理为招牌,推行的是世俗行为理想而不是禅、道的超越现世的理想。儒者将理性依附于欲望需要,或者是为养家糊口,或是为名利之心,也有少许是为了借助王权力量行现实社会的理性理想,出卖自身为奴,借助和依靠强势来实现自己的需求和愿望是官僚的本质,由参与私权的维护,求得主子的恩赐,分配一些私权的好处。通过推行所谓美好善良的仁、义世俗行为理想,达到克制人欲横流的祸害。但私权本质与仁义本质在道义上是对立矛盾的,私权统治的真缔分为四步曲,一是养狗,看家护院,咬人争夺利益,因此,中国人与西方爱狗的习惯不同,十分痛恨狗东西,因为经常被狗咬;二是骑驴,让老实人服苦役,税费侵占剥削劳动成果,追求私利极端最大化的财富;三是耍猴,用利益好处小恩小惠设套引诱,收买利用有一定才干的人,达到目的后就过河拆桥,大杀功臣;四是打虎,对于威胁统治地位利益的一切东西,必欲除之而后快。在这四步曲中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和仁义挂上钩。因此,儒者与统治者这种结合是勉强和以令人难堪的屈服为代价的,统治者需要的仅仅是块仁义的招牌而已,故真正的儒者总有为不可为的感慨。由于世俗行为理想服务于欲望压制需要而不是理想本身的实现,仅强调对欲望的管制而忽略其存在的正当性,对理性意识的排斥,不能带来人性的平衡发展。靠等级压迫强迫情感选择,在外忧内患的功利夹攻下,总以无能为而告终。
(九)墨子—理性的实践者
墨子探讨理性对物质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因果关系,追求理性的人际社会关系,立论于建立共同利益基础,寻求双赢的团体与个人需要的平衡,发展人性资源。其目的和手段对应有别于孔儒的感性社会关系和老子道家的以废立论的人性管理,提出了静态的器层次的个人修养、形层次的组织管理、道层次的生存目标的社会管理体系,修身、辞过、尚贤、尚同、兼爱的平等互助发展进步观念,提出社会管理者由选举贤能而任用,导致以发展进步为目的的科技与经济政治理论的萌芽,与孔孟探讨情欲形成对照,因而两者形成立论上的人性与发展目的的对立。由于对科技和利益的讨论,追求外在物质条件和内在意识的更新改善,不符合老子无欲无为的内在修养需要,也不符合孔子只谈仁、义,不问利益道义的愿望,因而受到私权别有用心的排斥,导致中国科技文明和社会关系进步在思想意识上的停顿。
儒、道两者靠断绝人性外在改善环境条件的出路和麻痹内在的意识,对现实采取利用而不是改造的态度,来推行内在修养的和谐,结果内在修养难成,长期保持更困难,外在环境条件也没有改善,除了无能就什么目的都没达到,千古腐儒骑瘦马,成了害人又终害己的蠢人。封建私权者本身也失去了享有物质进步的好处,他们所经历物质产品还不如现代的普通人多,当猴王永远赶不上人性的优越。对人性资源的管理,废是不行的,有利有节的立才有出路,内在修养与外在环境条件的改善不能偏废,必须内外兼顾,相互促成。然世事艰难,无不废之易,而立之难!
墨子的静态社会理想与现代社会的政治社会理想有着许多相近之处。产生于几千年前的社会令人惊讶于古人的智慧。它的光辉被私权统治者扼杀掩盖了几千年之久,可见私欲之险恶可怕。但墨子强调同一的思想与行为模式,则是对理想的过度洁僻,具有宗教性质的偏激与狂热情绪,庞杂的人性构成不可能被强行安定于同一的思想行为模式之中。没有分化就没有进化。尚同的思想是静态社会体系的典型特征,因而是僵化的,同样阻碍探索发展,不可能成为社会长期共同利益基础,相反,倒可能演变成意识暴政,对此,现代中国人简直再清楚不过了。而意识暴政,或称文痞暴,比简单的武力暴政更加恐怖,施暴者此时毫无羞耻感和负罪感,因为这是他们美好意识实现所必须的,没有内在道德意识的约束,其手段的恶劣与极端程度更大。
人们对于恶德的痛恨和对美德的热爱感到正常,而对美德为恶的一面认识严重不足,人们对美德的追求甚至到极端的程度,成了美德狂,于是,美德就成为扼杀正常人性的工具。例如,老子一方面批判智巧、仁义、盛名等通常的美德意识,一方面又不自觉的陷入对谦虚、勤俭、纯朴等美德的过度追求之中。勤劳似乎是天然的美德,但有时是傻劳;勤劳所创造的财富,如果大家都过度节俭,没有消费,勤劳就成为对精力等资源的浪费;谦虚与纯朴有时不过是愚昧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墨子的兼爱是追求义利。与儒学的血缘家族私利相对立,兼爱追求的是更大范围的团体共同利益。但必须是社会全体的共同利益,如果兼爱只代表少数人的团体共同利益,就成为帮党家族私利势力,其危害比血缘家族私利大得多。
发展进化的社会必然处于动态之中,维持动态平衡是持续发展进化的前提,多样性和学习改造才是动态的特征,理性意识完善才能认识到长远利益之所在,才具备进化的条件。毫无疑问,动态发展和静止压制都意味着会出现发展不平衡的偏差,动态维持发展的重要条件是能悔,即改正错误,完善结构;而静态压制所导致的残缺就很难保持长期平衡的压制状态。因此,动态是长期利益而静态是短期效果,没有长期利益维护的追求短期效果,就必然导致失败。对动态事物的把握要困难和复杂得多,尤其要将复杂的动态调试用简单的操作手段来完成,以便在常态人性社会条件下运行,需要很高的道义修养和洞察力,而低级的管理者总是试图模仿和维持静态平衡,而到头来总是付出巨大代价,却落得两手空空。因为,他们总是试图把人性进步的历史要求,限定在过去的、对他们有短期利益好处的静态模式之中。与历史的人性进步趋势为敌,只能给社会带来破坏,而最终阻挡这个进步潮流的人,也会受到人性历史必然进步的惩罚。
墨子虽然提出选贤任能,但并没有摆脱对权势的依附,也没有分析性强的鉴别和使用操作手段,沦为不实际的空谈,谁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任意加以改造,只是表面的招牌都是为了选贤。对物质性质的认识以神秘化的天鬼为代表,完全带有理论宗教,设置理论神坛的味道,有损道的意识更新。
墨子的善政基础在于产生有执行力量和有道德的决策管理体系,上自天子下至百官,均抑恶向善。但王权大多得自于为恶,而非为善。王权的私有保持必须抑制竟争,为善等于放任竟争对手壮大,则无异于自毁对内防范的长城,因此,墨子的理想就不可能在王权至上的封建体系下实现。墨子的选贤理想是符合社会利益和历史趋势的,但没有找到实现的操作方法和动态特征,而这一拖就是几千年。
(十)法治—治理工具
商鞅自称不能用远古帝、王顺民情统治之术,先为人民谋利益,而后求统治的合理性,(黄帝推行农业技术,神农推广医疗技术,大禹治水除害等,受到人民的拥戴,成为有益于人民的管理者,而非暴力争夺利益的统治者。)只好用霸权统治工具,靠暴力和欺诈,强迫官吏和民众服务于统治者的目的。商鞅为人类探求法制治世的目标、方式和结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不是万世成功的经验。(西方以极强的分析性手段推行法制,并确立人民本位的终极目标,导致强大就不奇怪了,但能否保持或保持多久,还有待观察。)。始皇用之而霸,但由于终级目的的个人利益极端最大化,物极必反,秦失败于极端的私权苛法,无道无德,不仁不义,自以为万世之功,不想仅十五载就分崩溃败。周失之弱,有仁义而无约束力,导致尾大不掉;秦失之强,有暴力强制而无人亲附,临危导致崩溃。物极必反,太极轮回无常。
韩非法家看重欲望目的获取,强调行为与结果的逻辑因果一致性,用外在的手段而不是内在思想意识的培养教育,用社会的规则强迫情感选择性,引导思想欲望的价值取向和建立社会管理方法规则。与儒家的强调内在性质的培养训练相反,法家不过度纠缠于仁与义的道德性质,忽略了器的修养和形的分析组织,不考虑社会关系结构与人的本性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也就是商鞅所称的伯术,诱与重利,胁与重罚,用统治霸权机构工具强迫推行人与社会的行为规则。这种方法虽有短期功效,但难以长期保持。商君推行于秦国,导致力量相对强大的秦帝国。这是法制在中国最早和最为有成果的例子之一,但其垮台的速度也是最快的,近代的苏联也是如此。由于商君忽视内在情欲的认识和适当引导,对于人的天然资源的表达与使用的忽略,引导方向和人性的自然表达相对立,以及法制的终极道义与目的的矛盾,组织行为上的个人英雄,导致无情无义的极端严刑苛政,资源耗于少数人的私欲,劳民伤财不恤人情为世人所难承受,法难存而身先裂。
(十一) 禅---孤独的意识
中古社会的理性较强的群体与欲望较强的群体之间没有建立互利合作的关系,社会理性和欲望之间是脱离,甚至利益对立。通常是理性极高的群体以离世修养,成为宗教群体和游行方士,而欲望好利群体互相争夺,行世俗政治。形成理性群体与欲望群体之间的社会分裂局面。理性群体以宗教的方式活动,但由于没有充分的实验经验,意识思想与自然现实不吻合,不能产生出功利效果,因此,对社会没有长期的感召力,虽然新奇一时,但长期的实行,必然导致资源使用于不当的信仰行为,不能产生资源增长的功利效果,反而带来浪费破坏,只有依靠神奇的传说,以欺骗的方式召引信徒。形成宗教性质的禅与道教历史。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独特的社会现象,就是理性追求离世独自发展的现象,即禅与道教的发展史。禅是吸收印度佛教意识在中国本土化的结果,道为本土智慧意识,如果以求知为目的,则两者并无本质差异。在五行图上均表现为在 6、 7区间的中线附近,见Fig.1,并沿着中线向吉区深处发展。
吉区是人性发展中的另一种极端现象,但它是极端克制欲望和发展理性,导致人性高级植物化的结果,沿着与动乱的凶险方向完全相反的方向运动。如果作为个体现象,似乎并无不妥,但如果是普遍社会现象则大有疑问。
禅的理性极端与私权的欲望极端似乎还形成了两仪的对偶,因而受到统治者的默认,甚至尊宠,为的是麻醉人性理性和欲望平衡发展的进化意识,极端的追求自身理性意识可以淡化社会环境条件需求,以免危及独自纵欲的王权。汉武独尊儒术,唐宗立道为国教,宋朝以后的儒理独尊,现代的马列主义等,都是按统治私利需要,以世俗王权圈定意识王权,禁固和压制理性意识,极端克制欲望。孔儒被私权独尊,并不是其学问最大最深,而是其仁义的口号可以被利用,产生压制正常欲望的作用,关羽一个失败的英雄,之所以被封为武圣,并不是其武功和事业成就最高,而是其对老板最忠心。物欲强烈者结伙成帮,夺取王权,行世俗政治。文人各是其是,一盘散沙,靠帮闲混好处。所以马克思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而不是全世界知识分子联合起来,毛称工人、农民为阶级,而对文人则当个体户看待,称为知识“分子”。结果富于意识的反而要谋生和求助于拥有政治王权的无意识者,导致知识分子们空有理性而没有独立人格,甚至堕落为出卖麻醉意识换取个人功名的文痞,将原本向善的各种思想意识改造成压迫的工具。这是由思想堕落为宗教,进而反人性进步的又一根源。
在封建体系社会,禅、道是人性的全面发展受私权等各种条件的过度压迫,明哲而又自保的知识分子只好追求意识满足的产物,意识晦涩而流于偏持,与现实严重脱离而成为幻想。不是将感觉和情欲看成共渡此生的基础伙伴,而是看成有碍理性自身发展的敌人。理性不是借助和引导情感而是要消灭情感。由于人性非平衡的极端发展,虽然也强调目的是要最终普济众生,但要通过灭绝现世的人性才能做到,如果你已经不是正常的人了,自然就不会有正常人性的需要和问题。畸形人格才是畸形社会所需要的。从反面看,不顾社会整体生命道义要求的强调仁义布施,弱化社会新陈代谢的需求,转移了矛盾方向,倒帮助私权欲望渡危机,维持压迫统治,因此,偏激的思想意识一但触世就跌跟头,反被世俗利用,其社会作用同样可能是反人性进化的,虽然其表示口号和行为都是救世的仁义。
佛教以消灭情欲达到人性的完善,导致人格畸形。消灭情欲就要弱化感官,钝化的感官就不能产生敏锐的感觉意识经验,没有准确的感觉经验,正确的因果理性关系就无法建立,错误的因果关系导致理性的意识谬误,意识谬误导致行为谬误,于是陷于恶性循环。佛教意识曾经在大理、西藏等地与治权相结合,政教合一,但治世的效果也和任何一种宗教一样,是反人性进化的。印度佛教产生于中国春秋同期,具有相同的动荡社会历史条件,产生对世间做为的逆反心态,出现类似的克制欲望的思想意识,与儒、道实在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必然结果。禅、道、儒的思想,都是出于对自身审美意识幻境的过度热爱和追求,对人性的某些性质不满,甚至憎恨,从而提出改造人性,往往从批判一些德行的极端,跳到推崇另一些德行的极端,因此,已经与《易》的对自然人性的肯定发生根本矛盾。
道教曾经有过宗教性质的社会政治革命,最突出的是五斗米教,类似于极端集体化的社会主义乌托邦。在三国时期获得局部社会的治权,成为政教合一的社会群体,其治世时间很短,没能取得什么政绩,就被战争灭亡了。但是,其短暂的存在也说明了几个问题,即其社会关系结构对总体人性并不具备强烈的亲和吸引力,没有众望所归的投靠,形成不可抗拒的社会意识潮流,尤其没有什么象样的人才投靠;由于立教于改造人性的欲望私心,带来社会内斗,不能形成巨大的抵抗外力侵害的力量,难以自保,不容于总体社会。现代的社会主义宗师马克思却认为,由于当时的生产力不够先进,因此,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不能生产出充足的能量,支持社会主义这种先进的社会生产关系,即所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论调。当然,如果人有无限多的资源条件可供挥霍,自然不会在乎损耗,会失去自律而干出很多不问代价的荒唐事,问题是那个倒霉蛋来提供这些无限挥霍的能量资源呢?谁能承受无限扩张的病毒和肿瘤关系呢?上那去找这无所不能的生产力呢?也许马是个空袖善舞的妖,可以凭空生万物?
马是武断而又幼稚错误的。生产力是两个组成部分,一是人性,一是物质工具。如果人性的生产力来自于对每个个体力量的高效使用和引导,形成远大于个体的合力,而不是相互损害形成小于个体的合力,那么,在同等物质工具和技能条件下,应该说是引导力量方向的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总体的生产合力。如果生产工具和技能开发本身也是生产合力运用的结果的话,那么总体合力大的必然要开发出更多而先进的工具和技能。因此,无论就现实生产力的组织运用,还是物质生产工具技能的开发,都是生产关系决定了生产力的命运,在战略智谋与战术力量的关系上,毫无疑问战略是决定性的,这与文王的“成言乎艮”的正确思想意识决定一切的观点是一致,马正好占在了相反的位置上,首先建立唯我独尊的压迫生产关系,再在这种关系下,寻找最大的生产力来支持压迫性生产关系,一方面堵塞意识探索的道路和方向,一方面又可以无所不能的天知地知。
人和动物曾经拥有同样的资源条件,不同的人群曾经拥有同样的工具,甚至更先进的工具,但长期的历史发展却证明,只有人和动物的主要区别,即意识思想的理性程度是最终决定性的。对于小国社会群体而言,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要大,因此,思想和行为带有明显的地域性质,但对于大的国家社会而言,则不存在这种环境条件限制,他们取得什么结局完全是意识思想的结果,智力资源只受人自己的限制。马将外在的、局部的、短期的资源条件和工具设施看作是整体的和长期的决定性因素,将柔性的道、形、器的相生相克关系,理解为刚性的由下向上的支撑,将生命的各因素之间的互利性质,理解为从属性质,在马看来,是他的脚丫子决定了他的头脑里的意识,而他兜里的钞票数量决定了他是做贼还是做人。
道,形,器三者相生相克的关系上,马认为是决定性从属关系,是器的条件决定了道与形。这显然对事物的性质认定错误。同样的器质条件,存在多种形的排列组合可能性,而道的目标追求更是多种多样,并不存在由下向上决定的唯一结果。但是,在道,形和器的多种组合可能性中,并非任何一种组合都是可以壮大和长期保持的,只有建立起最大的能量闭合循环体系,才具备生命的平衡发展条件,才能在形的增长同时,带来器的增大,而器的增大又反过来增加形的亲和力,如此的良性循环才是最优化的政治经济结构。
马认为交易地位的社会关系是可以不顾资源条件和效率要求的任意改变,带有极端性的弊病和武断的情绪。无论马是否存在,社会革命都将发生,初期资本主义的野蛮性和两极分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不平衡的弊端是明显的,但马的极端和武断意识无疑起到了将社会变革引向另一个极端的恶劣影响。
从发展过程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是思想意识的目标结果,他们之间是相生与相克的关系,良性的循环导致发展进步,而恶性循环导致互相损害。中国历史就是最好的证明,先进的生产力条件早就存在上千年了,四大发明不是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吗?为什么中国反而搂着先进的生产力,决定不出先进的生产关系,产生出社会快速发展的合力效果,以领先几千年的时间优势,反而在近代远远落到后面了呢?为什么总是恶性循环的人际社会关系,导致以互相损害为能事的结果呢?为什么现代吹嘘为先进生产关系的地方,却总是生产力发展最落后的地方?为什么近来引进了那么多的先进技能和工具后,却没有决定出新的先进生产关系呢?为什么以推行集体利益为招牌标语的社会,却产生出极端冷酷的利己主义的社会意识倾向呢?为什么在马的门徒统治的国家里,统治阶级才最符合马对统治者所下的定义呢?
西方的哲学思想也存在重大的宗教阴影,虽然不是每个哲学家都信仰上帝,但他们都试图扮演上帝这一角色,因此,其思想意识经常是决定论,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刚性的,这无疑将现实过度简单化了,学术总是从一个极端摇摆到另一个极端,形成黑格尔(Hegel)式的紧张对立思想意识,由于其思维习惯的分析性质,总是试图用比较分析的办法找寻本质,由于分析比较的方法可以无穷多,因此,从整体分离出的性质也可以有无穷多种,就如同可以从无穷多种角度描述一个物体,他们都只是看到了动物的某一个侧面而已,而总认为自己看到的侧面才是宇宙的本质,从柏拉图(Plato)的理想形、亚里斯多德(Aristotle)的目的因,从人本到上帝,从感觉经验的到心灵先验的、从唯物的到唯心的,从浪漫的到道德的,从虚无到存在,从自然到创造,因此,西方哲学是主义轮番倍出,谁和谁都有共同之处,谁和谁也都有不同之处,到头来谁也说服不了谁。为了找到这些刚性连结关系的决定性源头,在起步的时候还不乏正确性,到最后不是搬出万能的上帝,就是迷失在发明一些不知何意的万金油式大名词作为宇宙本质源泉,如世界精神。分析性是西方思维的习惯和长处,同时也是其缺乏整体性的综合思维的弱点,当分析性的各种主义出现了相当的数量以后,哲学就陷入了停顿,真正的智慧都是从古代继承的,只有在分析性手段的科学领域,进步伴随着巨大危险在延续。
中国的禅、道将意识和感官内聚于自身,断绝外部感受而求诸己,虽然有养身的功效,却难有治世的作为。道家也强调同样养身之道,但不排除外力的使用,因此,炼丹以助修养。但无论传统的佛与道,均没能超越生命的本质构造极限,达到重新造化的境地。因为养生修行是私智发展的结果,私相授受而排除与众智互利共生;不尽社会义务,将资源浪费于无益的苦修,导致社会和个人之间众寡不能相生;理性与欲望的不平衡,导致形与意不能互利共生,形成历史上排斥和尚道士的根源。众多因素之间不能相生,甚至相克,连维持生命都成问题,何况产生巨大的再造之功与能?养生变成无目的的持守,为养生而养生,只会成为环境条件的奴隶。
从社会生命的整体来看,禅道是寄生于社会环境,而又对环境条件的优化改善无能为力的个人修养,靠追求器的极小值以达到形的堆砌和谐,堆砌就是无形,不能承受外力和产生形的生命进化,在一体化的生命世界,流为舍本逐末而难以保持。物欲强烈的君王,其根本意识是动物幼稚性的,而以理性著称的文人,却没有提供合乎自然天道的意识思想,即使君王有向善的愿望,也不知何去何从。而令人遗憾的是,文人不但没有致力于天理人道的正确思想意识,反而拜倒在物欲王权之下,以推行种种先进意识为借口,同谋盗窃社会利益,干起了痞子的勾当。
佛以灭欲为能,但无欲为何来“求”佛?求便是欲,没有强烈的追求谁也成不了佛,去欲本身就是极不现实的一种大欲,须知世之不存,佛将焉往?佛并没有灭欲,不过是将欲望引导限制在对佛道的追求,从而克制对其他事物的追求而已,因此,佛对人的占有欲比世俗王权还要大,是从内在意识的占有开始。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和情欲交互作用的结果,佛教的误区在于将认识过程简单的归结为由欲强到智强的静态单行过程,而不是互相交替成长的生命过程。因此,佛的境界是静态意识,没有进步的动态特征。如果丰富的感觉经验是成就理性智慧的必要前提,那么,只有参与社会活动才能获得,以离世修行为主要特征的佛教是背道而驰的,因此离世越远,则达到完善智慧的可能性越小,也就离佛越远。(当然,在获取了充分的感觉经验之后离世就另当别论。)
如果去欲才能成佛,那么去佛才能去欲,于是乎,形成存在上的自我否定和逻辑上的死循环。禅以明心见性为宗旨,即建立正确的人性与社会环境的意识关系,但如果没有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感觉经验,其中包括必不可少的错误,仅靠颂经就能产生正确的对自我和环境认识吗?这就是为什么受禅道意识影响,中国知识分子总是饱学诗书而又显得智慧上极端幼稚,意识慷慨而行为荒唐,总是等在那里靠别人施舍,被人发现后团结利用,却没有想起要靠自己努力和实践获取。
世界上大多数宗教的立意都是两个极端,一是不顾一切的向善,盲目且带有制欲的苦行趋向。没有欲望激励,失去动力,同样达不到进化的目的。向善固然可嘉,却也是情感极端的产物,没有世俗苦恶,那来向善大欲?善恶只是相对而言,没有永恒的界限。如果每个人一天到晚都颂经向善,忘记维持生命所必须的苦差事,人类早就不存在了;一是表面打着向善的天国旗号,实际是拉帮结伙,形成私利势力以便纵奢私欲。过度的限制或放纵都将导致罪恶,无论原始动机向善与否。
宗教意识不能良好治世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自然理性的内在逻辑一致性,导致意识与行为结果的对立矛盾,将生命资源消耗于逻辑死循环中而不能带来进化的回报,不能将深刻的意识思想,转化为可以带来明显利益相生的行为规则,消耗大量资源却没有与之相应的各种资源增长回报,对常态人性提出过高修养要求而有没有明显的功利支持,就如同对大众大谈深奥玄妙的学术理论,让人苦修理解却不能造出汽车来吸引注意力。
一个个人、民族或社会如果不能自我完善,将是一个可悲的个人、民族或社会,注定要被历史所抛弃。德国选择了希特勒告诉我们一个民族是多么容易走上歧途,使得我们对人类的进化有如履薄冰的感慨。圣人之所以为圣,就在于将深奥的宇宙自然之道,用最简单的功利演示出来,并造化出更加缤纷的有道世俗世界,从而完善人性的进化于无苦形感受之中。文王的分封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适应时世的造车之举,一个安定社会几百年,一个不幸,功败垂成,事业为好利小人所窃而弄之,社会至今不能稳定发展。
禅教虽然没有提供成功的经验,但却提供了反面有价值的存在经验。宗教群体曾经实行过的意识追求和现实生活方式,即禅宗丛林制度是难得的人类历史经验。如果人们曾经研究了佛教的社会经历,并吸取了教训,那么就不会对任何理论宗教产生错误的狂热。现代的社会主义意识与行为方式,在佛教界早已实行,例如,共同的意识幻想追求、万有平等的社会理想、民主参议和方丈主持、财产集体所有等等。这些东西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基本一样,如果这种人类关系结构是符合宇宙自然进化规律的,就能产生出巨大的自然功能和社会效果,那么社会主义早就成功了,用不着现在努力。这种关系结构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如果是符合宇宙自然进化之道,就具备对人性的高度亲和力,早已是众望所归,趋之若鹭,谁能禁止?为什么这种结构只能寄生于社会环境,离世的局部存在,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衰落呢?为什么总是强调入世救济,却到头来要别人施舍,甚至自身难保?
因为,它可以作为局部特性事物存在,但不能作为基础条件存在。可以适合特定环境下的特定的人性群体,但不能代表全体人性在所有条件下的利益所在。也就是说可以是特定两仪的一端极性,但必须要有另一个对立面的存在才能稳定生存。集体与个人,意识与自然之间的互利平衡,被过度倾向于集体和意识,忽略个人与自然的正当性,导致个人资源发展被压制,意识幻想与自然本质不符,导致集体与个人、意识与自然不能良循环的互利共生,反而恶性循环的相互损害,结果是害人终害己的自我毁灭。任何打破这种集体与个体利益平衡的举动是反人性进化的。而人性的局限性恰恰在于,总认为自己所在的一端是正确和美好的,代表社会全体的未来和现实利益,于是总是干出攻击对立面的害人终害己的蠢事。而最终,对立物也无法铲除,总是从其内部又重新分化出来,使得追求极端的人踏上了自然逻辑的死循环道路。
中国历史也是最好的证明,如果社会关系结构是符合自然之道的,那么就应该是各种因素之间,良性循环、互利共生,产生出持续的稳定、发展、进化。但社会关系结构的历史运行的长期结果是社会动荡和物质贫困,资源分配极端不平衡和巨大破坏。说明道的意识追求、形的组织管理、器的生长发育都存在着不符合自然之理的地方。主要问题是道的意识追求是错误的,儒、禅、道教存在几千年,说明实验证明其自身有重大缺陷,不能引导人性的发展进化,反而有阻碍破坏的效果。
总而言之,禅、道用意识幻想追求的大欲引诱情感欲望,而儒者以现实的目标强迫训导情感欲望。三者都是偏面强调单一和极端的价值,而忽略对立面存在的价值,而且不是出世的目标不符合人性,就是现世的目标极端偏激,因此,长期用世必然带来错误极性的疲病,形成社会动乱的根源。
也许在现代的意识和物质高度分化多样性的引导下,欲望的追求被分散而不总是聚焦于单行的王权地位,社会理性和欲望可以建立平等合作的相生关系,达到发展进化的社会最大利益目标。
(十二)面子和里子
有人强调东西文化差异,以我个人的观察,差异大多是缺乏交流的结果。这种交流的阻断,有人为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因素。例如,在南方多山地区,翻过一座山,口音就不同,甚至语言都不同,一个封闭的军工企业与当地的语言风俗不同,军工企业从一各地方迁到令一个地方,即与落脚的当地不同,也会与原地的逐渐不同,总之,不论何种因素,地理上的还是意识上的,只要导致交流的减少或断绝,就会产生文化的差异,这与人种无关。
在一个没有比较和拒绝尝试的环境里,重复是必然的。中国封建史的延续,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地理和意识层面的交流断绝。与发达地区的遥远距离,交通不便和儒学的正统意识,造就了绵延的历史重复。
地理的因素是自然的,但随着交通的日渐发达而消除,经济交流的增加往往会带来文化的交流,生活方式的比较,从而带来文化的进步。而正统意识往往会充当阻碍进步的作用,因为,正统意识的倡导者往往是这种意识的既得利益者。
正统意识应为社会群体中80%的样本所表现出的思考逻辑方式。文化也是在这样一个显著水平上的意识和行为特征。但正统也可以脱离实际,为面子意识,即仪式化,成为官方意识,这多表现为既得利益集团的仪式,与大众意识分裂,并形成对抗。
任何社会的正统意识都会存在与现实不符的情况,只是偏离的程度有大小之分。有时正统意识会与实际对立。于是,就形成了面子与里子的差异,即社会形象与人格面貌的不同。心理学和社会学对此有不同术语,但只是表达的角度不同,而非本质差异。
当一种文化与另一文化的正统意识相遇时,差异会导致利益集团的对弈,结果也可能是武力的角力,也可能时理性的对话和交流,这是一种互动的结果,既是实力对比,也是行为方式的惯性,并不取决于单方。
正统意识和自然人性往往有差异,乃至矛盾。越是古老的正统意识,偏离越大。但并不是越古老意识偏离越大,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意识都成为正统意识,或一个重要部分。意识争端往往伴随利益争端。有趣的问题是,当一种正统意识偏离自然人性大,与另一个偏离较小的文化相遇时,对弈的结果应当如何?
正统意识与自然人性的表达在一个社会内部就会形成面子与里子的差异,俗话说,又当婊子又要立牌坊,自己无能又仇视看不起自己的人,土匪仇视说他是贼的人等。虽然实际的生存与获利方式,与正统意识对立,但也要在社会场合极力标榜符合正统。一个社会的正统意识与自然人性的需要矛盾越大,里子与面子的扭曲也越严重,乃至对立。其社会交流也越内外分裂,意识障碍越大。理性处理问题的能力越低。
社会革命的最终目的是要让正统意识与自然人性的表达差异缩小,直至和而为一,表里一样。虽然改变的切入点不同,方式和机遇不同,过程有长短,但最终目的不变。
(十四) 道德困境
由于经常在各种场合看到不守公德的行为,又总是听人议论,发达地区的人公德如何好,于是想到,要是发达地区的人,突然一下到不发达的地区生活,还能保持原状吗? 于是提出一个道德试验命题:
以公共场合排队为例,假设一群人在等一辆公交车,不是末班,但是不能所有的人都上,因为车装不下,那么,人群会怎样反应? 有多少人会排队,多少人不排队?
如果是末班,但可以打的,有多少人会排队,多少人不排队?
如果是末班,但没有别的交通工具,有多少人会排队,多少人不排队?
如果是末班,但没有别的交通工具,而且是远郊线路,有多少人会排队,多少人不排队?
如果此时离开是非常紧要,比如留下来可能感染非典,有多少人会排队,多少人不排队?
如果是更严重的灾难,比如核电厂爆炸在即,不快速逃离必九死无疑,有多少人会排队,多少人不排队?
现实的例子是泰坦尼可的电影里,当船要沉时,如果没人维持次序,结果如何?
在以上各种情况下,人能否保持同样的道德质量?
结论,越是道德良好,承受的灾难越大,在危机时存活率越低.虽然没有一个全球性危机将所有道德良好的人一次消灭,但不断累积的小规模危机灾难也会持续改变好与不好之间的比例,并对剩下的人起劝恶阻善的警世。
以中国为例,不断的政治危机与经济危机,压迫与穷困令人道德沦丧,样样都成了假冒伪劣,结果必然毁灭中国社会,甚至全世界。看看SARS的情况就知道有多少灾难会发生?又有谁能幸免?
(十五)命运随想
有好的亲情是福,
没好的亲情也是福.
一扇门关了,
自然会有另一扇被打开.
大可不比为缺憾而过度伤感,
也无需为拥有而沉溺,
多了会迷惑,
少一些会更可贵.
珍惜所有的,
追求更美的,
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有的人看上去拥有一切,
但只是占有,而不懂欣赏.
心灵是混浊的.
痛苦是哀伤的本钱,
可以让人怨天尤人,
但也是发奋的原动力,
可以让人向命运进攻,
穷则意通,
穷则意通,
苦则励志,
先甜后苦,
先苦后甜,
虽运气有好坏,
但每人都有发烧的时候,
培养能力,
把握机遇就能战胜命运,
顾影自叹
上帝也无能为力.
怪别人是很容易的,
尤其是怪上帝.
人必自贱而后人贱之.
其实是自己先放弃.
改变自己是困难的,
所以成功的不多.
上帝给了你生命,
给了你思考的头脑,
你还要什么?
全世界人口超过60亿,
如果上帝控制一切,
就意味着每时每刻要完成60亿次决策,
要是这么累,
连我也不愿当上帝.
什么是真?
什么是永恒?
这是人类的无奈,
永恒与绝对的真对人类是不可知的,
至少不是短期内可以确定的.
首先,我们不能够站在宇宙之外观察宇宙,
其次,我们不能微小到粒子观察宇宙,
再者,我们的知觉并不能感受所有的存在,
由于在宏观和微观, 样本上都受到限制,
只能在管中窥豹,
所以只能在限定的范围和条件内,
确认相对的真.
如果说范围和条件改变了,
而我们的知觉又没有感知到
并且这变化是决定性的话,
那么也会导致过去的相对的真变成假.
科学和哲学相同之处在于都是通过理性寻找规律性.
但只有被实验反复独立验证的规律才能称之为科学.
哲学由于题材的广大而难以用科学的方法验证.
道生万物,并不论大小.
任何理论体系都不能作为绝对真理,
用来否定其他假设.
什么是宇宙的基本法则,
道生万物,
并不论大小.
老子所说的道,
西方哲学中的目的因,
被认为是宇宙起源时就已经存在,
并且一直有效的
一切存在必定遵守的,
可以解释一切现象的,
同时也要具有预测未来能力的,
可以被人类理解和使用的东西.
既一切运动的内在机制.
我们不可能钻进自己的意识世界,
去了解自己的思维.
知觉不能知觉自身,
知觉只知道痛,
但不知道为什么痛.
我们不能确定永恒与绝对的真的存在,
但我们也无法否定它的存在,
不妨假设其存在,
至少还有一点不够充分的物证,
而这样一来,
心情会好受点.
就现在而言,
存在就是证明.
我们不能确定的只是存在的范围和时间长短,
而不是存在本身.
真理只有一个,
混在胡思乱想的无穷解释之中.
识货的自然认得,
不识货的自然喊没有.
以为只有读过什么经才是唯一正确的,
只有我们都读同样的书才能正确的认识,
这和马列的绝对唯一真理是一样的鬼话。
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
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
并不一定要看唯一的某书才能有真确的认识。
认知过程可以千差万别,
但结论只有一个正确。
要经得起事实检验。
生命的意义就是存在与发展,
就是追求进步,
如同见到美女就想要.
通过弱化人性来达到净化人性的目的,
结果总是与良好的愿望相反.
只有平衡而不是禁止,
才是合理的选择.
自己盖过一栋房子的人,
和没有盖过一栋象样的房子的人,
对建筑的评论是有天壤之别的.
自己无所建树,
却热衷于品头论足之辈,
实为根底浅薄的小人.
而更下流的可能是,
学一些帽子戏法和棍子术,
充当正统意识的卫道文痞.
如果说不学化学,也可以设计机械设备,
或许. 专业不同.
但逻辑不同,存在于每个推理过程中,
没有专业问题, 不可能绕开,
无论有意识,还是下意识,
都在运用逻辑.
故应学与承在先.
叫什么并不重要,
只要内涵在就算.
或许. 专业不同.
但逻辑不同,存在于每个推理过程中,
没有专业问题, 不可能绕开,
无论有意识,还是下意识,
都在运用逻辑.
故应学与承在先.
叫什么并不重要,
只要内涵在就算.
超越应该建立在学习与批判,
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之上,
有很多人理解超越就是不学而批,不承而起.
故提出丰富,以图兼顾.
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之上,
有很多人理解超越就是不学而批,不承而起.
故提出丰富,以图兼顾.
是金子终归要闪光,
无论别人试图用多少垃圾掩盖,
是垃圾总要发臭,
无论贴多少金也枉然.
写<红楼梦>的战胜了庸俗,
获得思想的永生,
写<聊斋>的也战胜了.
只不过这样的人太少了.
任何一个建设性行业的成功都是战胜庸俗了的.
除非靠破坏和犯罪捞好处,
他们是靠庸俗吃饭的.
用来世的果,
阻止今世的因,
这种成年人的童话,
未必有足够的劝伏力,
有人为恶不止,
是因为回报不断.
如果不能断其今世回报的诱惑,
连狗都训不了.
如果靠为恶可以霸住在北京的正中间,
还有谁在乎来世如何?
阻止今世的因,
这种成年人的童话,
未必有足够的劝伏力,
有人为恶不止,
是因为回报不断.
如果不能断其今世回报的诱惑,
连狗都训不了.
如果靠为恶可以霸住在北京的正中间,
还有谁在乎来世如何?
(十六)假府与大观园
台上是大观园,台下是假府。
人生是大观园,社会是假府。
假府人众,大观园人性稀少。
假府主宰了大观园的命运。
红楼梦并非一部家族自传,而是一部深得文学载道之三味的巨著。大观园鸿蒙之初与贾府虚伪世道之对应。灵性的窒息与扼杀,幻灭与苟活的得逞。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映衬,欲望与理性的冲突。
红楼之名来历不详,文中也不曾提及任何红楼之处,颇费思量。名为精,失精何以传神?恍惚间,这红楼似为富贵之意。红楼梦乃富贵梦之隐喻。富贵梦长盛不衰,人性使然,谁不曾在此梦中,又有几人看破这红尘?
石头记乃氏族社会人臣富贵之极,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攀了皇亲,做了国戚。自然是功名的榜样,人生的目标。多少人梦寐以求,不惜杀人越货,偷奸使坏。好人多半到不了此处,因为不够下流。即便是机缘之故,到此一游,也只有尽早抽身,难以立足。可笑的是,凡在此久留者,也是虚伪至极,摆出正人君子面具,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幻觉。
名利场上,有几许人性?现代版的红楼梦也不难想象,无非走私贩毒,收买政客,垄断经营。美人计,趁火打劫,吹捧与逢迎等。
石头记也是一部命运交响曲,苦难似淫雨无边,欢乐稀珍珠难觅,无论地位高低,终是难免魂断时。越是珍贵,其伤越痛。
自古红颜命薄,每见晴雯之貌,下人之命,贵人之性,是怎样一个悲剧组合,遂不忍卒读,掩卷唏嘘。
氏族社会标称以孝治天下,然元春睡了皇帝,父母都要低一等,可见孝见不得权力,权力才是背后真正的老大。地位以靠近权利中心衡量,贾政是次子,贾赦是长子和爵位继承人,氏族伦理长子持家,但实际是贾政次子掌门,原因是贾政有后门离权力中心更近。宝玉是男童,本不能在女孩堆里混,只因贵妃姐姐宠爱,规矩也可以变通。
红楼梦立意悲观。是人性的悲剧。反映了在一个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社会里,社会对人性的摧残。公权私有带来人权私有。罚不当其罪,安全感极差,荣华富贵转眼成空。
只有平等社会才有命运的自主,才可能打破私有人权的僵局。才会有社会安全和持久繁荣。
(十七)评红楼梦悲剧观
历史上追求个性的表达,直到认识和维护自身的天赋利益,存在一个认识过程,以及客观物质条件是否允许的问题,从需求上说,是从基本的生 存需要到理想的追求。但人性差别之大,有平衡的,也有极端的。有的为理想愿意放弃生命,有的唯利是图,只顾眼前利益,这是极端的例子,多数人分布在这两者之间。一般人可以忍受的,可能对理想化的人也是无法接受的。在看法上存在差异是必然的。如果仅仅是为吃饱穿暖,这并不难,你现在带把锄头,一个人待在原始 森林里,也饿不死。但谁也不愿满足于吃饱饭的最低点,尤其看到别人条件好的时候。追求更好可以说是每个人的天性,所谓人往高处走。
历史上追求个性的比比皆是,从隐仕到出家人,他们是把个性看得高于物质追求的。《红楼梦》里宝玉出家,就是放弃繁华,不愿扭曲自己,又无力反抗,只好一走了之。他的悲剧就在于面对一群奉封建礼教价值观念的俗人,他们扼杀了他的心,他的对个性和美感的追求。哀大莫过于心死,这也是一种吃人的方式,但很多人意识不到。心死人就是走肉.宝玉如果是在家道衰败贫寒之后出家,反有不义之嫌.难说是为“心”而走.
很多人认为红楼梦的悲剧性被所谓“后续”的章回冲淡了。认为只有让贾家彻底垮散,才是最完美的悲剧结局,并以此认定有“后续”的可能性,这是庸俗的悲剧观.其实,<红楼梦>的真正可悲之处在于很多人认为家道复起,这样的日子很有希望过下去的时候,贾宝玉的心却死了。他看不到再这样活下去还有什么意义!这是人性价值观念的冲突,而芸芸众生却不自觉地扮演着心灵受害者和刽子手的双重角色,他们不觉得这有什么可悲的! 对于有灵性的人来说,封建社会的小人国就是人间地狱,无论是富贵形式,还是贫贱的形式,都容不下一点人性。而富贵形式往往更迷惑人,让人性不知不觉中丧失的更彻底。因此,红楼梦在立意的完整性上应是无可质疑的。
与传统的道德化身式角色小说不同, <红>的独特之处在于将真实的人性冲突表现出来。让人看到灵魂而不是道具。其涉及到的每个人物的特征,都能在现实中找到。象林黛玉,妙玉这种才女,陷在小人国的封建社会里,结局只可能是悲剧,比男才子还要悲。
封建礼教的危害是不断加深的,从精神到肉体都是如此。从思想上而言,中国现在有自己的哲学吗?从易到诸子,从汉司马到唐贞观,其思想上 的独创性举世无愧。而到明清,再看当代,中国的哲学思想不是被杀的干干净净了吗?思想上的除了进口还是进口,妇女脚也都算计上了。我不反对吸收外来的思想,但如果原有的都保不住,新的还能不变味吗?从哲学思想的角度讲,中国是在倒退。沦为没有理想追求,没有道德观念的唯利是图的民族。到头来,往往毁坏的比得到的多。心死的结果并不到此为止,没有正确思想意识的追求个人利益,结果就是你死我活的争斗,中国历史上稳定时期比不稳定时期短得多,各种天灾人祸吃掉的人就无法统计了。因此,将其总体上概括为吃人的社会并不为过。
封建礼教的危害的不断加深,由愚昧到残酷,正是政教与民俗不断恶性循环的结果。因此,任何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都必须致力于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建立新的良性循环。孙中山因此而成为伟人,其他的只能算俗人了。
(十八)Free Dialogue/问对语羲
Q52,Marxism
can eliminate world poverty.
A52,That
is the magic many liars tend to advertise to their victims.
No ism
can save a self destructive person, therefor, poverty is there to some degree.
And life is more about happiness and satisfaction than the ownership of
property, I may choose to live alone in the wild with few assets, that dose not
mean I am living a "poor" life.
Q51,人之初,果然性本善乎?
A51,大多数人,都是性本势力眼,对强者善,对弱者恶。
Q50,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是因为找不到快乐,找不到快乐应该想想是不是快乐的要求太高,如果降低一些,会更容易找到快乐。能够及时寻找到快乐和满足的人,绝对是个好心态的人。
A50,找不到快乐是因为人不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而只想自己想要的。
Q49,There
has never been a war between two genuine democracies.
A49,I would like to change the
topic into "the degree of democracy will reduce the chance of war between
two countries".
Q48,自信与自负的区别是什么?
A48,自信是成熟,自负是幼稚。自信带来成功,自负带来悲剧。
Q47,If
we are to use a sensible interpretation of Genesis, sin was introduced as
knowledge of sin. By becoming sentient, man acquired moral distinction, and
thus, the concept of sin. This implyes that animals are without sin (assuming
they are not sentient, an assumption that can certainly be debated, for a
number of species), because, althought they may perform acts that are regarded
as sinful by humans, they are unaware, and thus blameless.
A47,A
microscope help you see the virus, but the virus exits before you have that
microscope. The same is true as knowledge.
Q46,how
can a perfect God create an imperfect species?
A46,Perfect?
Another god? Will God create a competitor for himself?
Q45,Why
did god create man with so many sins? And if it is a sin itself to create so
many sin-carriers. Does an animal have any sin?
Can he just make some original-sin-free being or sin-capacity-free person? Did
he create the hell too? God created very few adults and it is not good for
evolution because the dna basis is very slim. More morally disturbing is that
brothers have to have intercourse with blood sisters to reproduce.
A45,What
kind of people believe in the same kind of faith. Logical people can have
logical faith. Extreme is sin. God makes it this way, but human take it to the
extreme.
Q44,胡适提出的治学观点“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否正确?
A44,这个观点在当时是比较合理的,但仍不够完善。如果现在还被视为至理,那就不是老先生聪明,而是现在人愚蠢了。
我愿改成充分假设,科学求证。
Q43,我家世代住在台北,我家的院子清朝时期就有了,是我个人财产,主权有我家人公投决定,他人不得干涉,我家中无腐败无贪污,民主自由,从此我家是主权独立的国家。
A43,这里是人权和(主)国权的关系问题。
理论上直线推演是可以这么说,但实际操作上无此必要,也无法操作。因为个人或小群体无法负担和执行国的一些功能。这和太少的砖不能建一栋适合人住的房一样。
我知道你是在暗示台湾问题。
理论上直线推演是可以这么说,但实际操作上无此必要,也无法操作。因为个人或小群体无法负担和执行国的一些功能。这和太少的砖不能建一栋适合人住的房一样。
我知道你是在暗示台湾问题。
Q42,人是否应该追求高尚?
A42,所谓高尚、天理、道德,从来有内容不同乃至对立的解释,再深点就是道家观点,圣人不仁。任何事务走向极端就必然导致荒谬。真善忍也不例外, 中国封建历史太长,不就是中国人太奴性,太真善忍了吗?如果简单的看一些内容,那《红楼梦》不是淫书吗?是最不“高尚”的?所以,从全局来看与从个人立场 看,完全可以得出对立的结论。再例如,如何看待善意的谎言,比如,不将噩耗告知,这时真与善是矛盾的,人的智慧就体现在处理这样的矛盾中,而不是强调单一 的纯洁性,这是原教旨似的愚昧。
忍说到底还是不承认,不包容。还是小肚鸡肠,与民主的博爱和宽容的肚量差得很远。虽然这论调符合中国人智商高,情商低的特点。
我同情FLG的遭遇,支持他们为自己的政治权益所做的抗争,但并不表示我也要接受他们的信条。
Q41,GDP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吗?
A41,是指标之一,但如果脱离其他的指标,孤立的看GDP,是有害的。如同人的重量并不能独立表示人的健康和质量好坏。如果重量是由于比例失调,单个器官的增重,是病态和畸形,带来资源浪费,必不能长久维持。“大跃进”就是典型的追求单一指标造成的社会灾难。
能用不顾安全的方式增加产量吗?能用放毒使人生病来增加医疗收入吗?没有道德的经济只能是灾难。
Q40,道德与法律是什么关系?
A40,道德是法律的起点和终点。道德是目标而法律是手段。
Q39,"asians
are sadistic horrible people. "
A39,Not
every one is the same and that is racial bias. But the bad guys are ruling the
the societies there and because of the bad government that encourage such
abusive society to keep a few in power, so the only solution to this is a
restoration of human values in the government.
I think the world will finally appreciate what the US is doing in the ME despite of the present resistance.
I think the world will finally appreciate what the US is doing in the ME despite of the present resistance.
Q38,Can
we judge people morally right or wrong?
A38,I
would replace the word "right" with "appropriate".
There is fuzzy area between the two and also black/white areas where you can tell correct from incorrect. When one goes against another, we should go upper level, a system that includes both, not by siding with one.
There is fuzzy area between the two and also black/white areas where you can tell correct from incorrect. When one goes against another, we should go upper level, a system that includes both, not by siding with one.
Q37,Will
a fool realize and accept that he is a fool?
A37,It
is relative. A man can be a fool or non-fool at the same time depending on what
reference you are using. When I look back, I see myself a fool most of the time
but I never realize I was a fool at the moment. An objective reference is more
important in judging. If you think you are a fool and do nothing about it, then
you are a fool really.
Q36,"when
I farted, did I fart God? When I flushed the toilet, was I flushing God?"
A36,The
list can go on and on in that direction. But I think this is a good question.
That is in what way we are related to god.
Through and by some agent we don't know?
It is like to ask why the world should work in a consistent set of rules, who is responsible to make the rules valid?
We just don't know how god works his way through us.
That is in what way we are related to god.
Through and by some agent we don't know?
It is like to ask why the world should work in a consistent set of rules, who is responsible to make the rules valid?
We just don't know how god works his way through us.
Q35,Does
god know what he was doing when he set off the big bang?
Is god moral in doing so?
Is god moral in doing so?
A35,There is a possibility that god is
mis-represented by some one and we need find a true one.
God
define the rules, but the question is how he impose them?
Does god abide to the rules he gave the universe?
Do humans understand god rules?
Does human morality is the same with the god morality?
In humans eye or morality if god is moral or not.
Does god abide to the rules he gave the universe?
Do humans understand god rules?
Does human morality is the same with the god morality?
In humans eye or morality if god is moral or not.
Q34,Does
reality exist or it exist only in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observer?
A34,I
don't think consciousness is totally free in creation of reality in it. Reality
must have some influence on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The parallel of reality in
the consciousness is conditioned by both the reality and the conditions of the
observer.
A moment ago I did not
understand a problem, now I do, Am I different?
Q33,Shall
we pursuit understanding?
A33,Being
understood or understanding are quite different subjects. Talented often get
the later and miss the former. Attempting both may derive mental problems.
Because you are expecting understanding when expressing yourself.
Q32,宗教必然会带来道德吗?
A32,宗教总是叫人信,却回避可信性的问题。没有可信之道,如何叫人信。道很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道,但不是每个民族的道都是可信之道。
Q31,意识是形之上的存在吗?
A31,质是天生的,而形是后天的, 意识也非完全形之上,而是形与质共存的。人与人的质有很大的类似,但意识的形的修炼结果,却是因人而异。或者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虽然,看上去的物质结构是相似的。如同石头和宝石的不同,宝石有灵性,而普通石头没有。
Q30,What
is truth?
A30,Truth
means there exists a repeatedly confirmed and only parallel between the
metaphysical and physical.
Q29,What
is relationship between a mathematical model and a physical model?
A29,mathematical
model =\=physical model and perception=\=reality.
because
the building materials are different. The mathematical model is the parallel of
the physical model.
Q28,Can
we prove the objective reality exists, or everything is just an illusion?
A28,The
question is not if there is a way of proving, The question is what way is the
acceptable way of proving. Some theory mixes perception of a perceiver with the
perceived, that is why everything becomes illusionary.
Q27,Should
we answer "silly" questions?
A27,Zeno'paradoxes
are silly, they are against every body's experience. That dose not mean you can
answer the "silly" questions. Maybe I should say there are far more
silly answers than silly questions.
Q26,Should
we re-think all the age-old philosophical question?
A26,Thinking
is always a good exercise of brains. And I also believe the new-comers are more
clever to answer an old question. Just like we can understand the world better
than the stone-age elders.
Q25,I
wonder what it look like in a real bat's eyes.
A25,like
what we see? I mean the picture of nature on a bat's mind. It will be so
wonderful if a bat can draw a picture so we can compare. A computer simulation
of the mind of animals may be an interesting subject.
Lots of
animals are not using light as the media to perceive the nature. They may have
no idea if there is such a thing as light.
If they had the intelligence, would they develop the same physics science with us?
If they had the intelligence, would they develop the same physics science with us?
To the
deep sea creatures, there is no such things like universe. Wish we were not
deep under some thing.
Q24,Is
it ok to commit an "evil" act on an "evil" person?
A24,It
is ok for an "evil" person to think that way. But there are sure
better ways to fight "evil" than being an "evil". We fight
the first "evil" and end up with a second, what is the point of fighting
it in the first place?
Q22,我们可以说因果之被人发现不是凭借于理性,乃是凭借于经验。Hume《人类理解研究》
A22,这种结论过于极端,实际是两者都有.事实上,最可靠的因果关系就是凭借两者而不是单一的某个 .而且在过程上也是难以分开的,是互动循环进行的.
Q21,"No
one is highly Ethical"
A21,At
least a fool is highly ethical compared with the mistaken because he dose not
know how not to be.
Since
most are so deep under the sea of sins, a not-involved look as clean as an
angel.
Q20,东西方文化有何差异?
A20,理是通的,不存在东与西之别, 但有观察与阐述的角度与方法的不同.尤其,是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差异。
Q19,What
happens after death?
A19,As
for the "afterlife", one thing is known for sure, what ever happens
afterward, it will not affect this life. But what you believe will happen will
affect how you behave during this life. Reincarnation is a believe, not a
proved truth. But thoughts can live as long as human race can do.
Q18,善的目的只能用善的手段来实现吗?
A18,这论点显然忽略了人类是如何取得历史进步的。同时也忽略了警察等执法机构并不总是用说服手段。另外,如何定义善的手段呢?非武力才是善吗?如果一只老虎要攻击你,怎么办?
Q17,孔子的哲学思想的主要弊端是什么?
A17,孔子的问题之一是没有体系,既述而不作. 导致其思想的内在逻辑性不好.甚至有投机之嫌;
其二是对自然的规律没有涉及,与老子相比,差了一个数量级,或者说参照系包涵过小。
其二是对自然的规律没有涉及,与老子相比,差了一个数量级,或者说参照系包涵过小。
Q16,四大发明的提法是错误的吗?
A16,对于四大发明的提法,与现在对发明的定义是不同的.发明该理解为出现比较合理,但既然已经有了现成的提法,也无须较真.至于技术的传播过程与先后次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应用成果.
Q15,Speeding
is punished by chance.
A15,Speeding
is taking chance rather than being punished by chance, only punished by the
result.
Q14,汇率应当由政府来确定吗?
A14,政府的职能是维护公平的交易原则,不是发现和确定价值。价格应由市场来定。
Q13,苏东坡看和尚是牛屎,而和尚看苏是人。因为苏的心是浑浊的,所以观人也污。
A13,如此说来,罪犯被判有罪是因为法官和陪审团都是罪犯,而被告到成无辜的了?
Q12, 数学是科学吗?
A12,数学是自适性学科,并不能完全称科学。
Q11,你知道别人撒谎是因为你有撒谎的经验。你只有读“金刚经”后,才能理解这个道理。
A11,难道知道别人撒谎就不可以通过常识来判断嘛?非要我也撒一回嘛?
你读经只是死读,(姑且认为你读了,懂不懂另说),以为只有你读过的什么经才是唯一正确的,只有我们都读同样的书才能正确的认识,这和马列的绝对唯一真理是一样的鬼话。
你读经只是死读,(姑且认为你读了,懂不懂另说),以为只有你读过的什么经才是唯一正确的,只有我们都读同样的书才能正确的认识,这和马列的绝对唯一真理是一样的鬼话。
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并不一定要看唯一的某书才能有真确的认识。物理世界是唯一的,从那个角度看都可以看到真理。
我说只有懂易经才能理解,你懂嘛?要是有人说只有看了天书才是人,你不是成了畜生?西方人没看你的经不是成了野蛮之邦?
Q10,Can
we deny the existence of god?
A10,Reading
history is a better way to understand god than reading an old book. A wrongly advertised
assumption does not erase its validity. Wrongs are done in all sorts of names,
not only religions. But religion played a bitter role in history, even
dangerous role. But people's spirit needs guidance, restoration of belief is
better than abandoning.
Q9,A
ruler can also br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9,A
ruler’s economy will only serve the ruler’s demand for fame and wealth. They
keep people alive not because they love them but want to enslave them. Such a
development will impoverished the majority and destroy the society in the end.
Q8,EU
is a good example of world best model for country system by forming state
union.
EU is
baby-sitted by US in security issues and world influence like a child. Maybe
they want to grow up, and I think it is a good thing to grow up. They are
trying to make a big one too, That is why they try to say no to the US. if the
transatlantic relationship becoming competition-relationship,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become decisive factors, not just politically but economically,
they got to gear up or fell apart again. Independence and responsibility cost a
lot.
Q7,Authority
is just red tape.
A7,Authority
is more than red tape. We got to have some rules and someone to take care of
rules. Cutting corners may lift efficiency at the beginning, but if every body
tries to cut corner, there will be no corner left to cut any more.
Q6,In
order to get rid of country system, the big countries should be broken into
smaller ones. Like democracy, we prefer more parties from one big party.
A6,Certainly
there is nothing perfect on this earth, improvement is needed. I don't think
this is the right direction to get rid of countries by making more smaller
ones. Quite opposite, if the world has only one country, the notion of country
relationship will disappear. Every thing becomes domestic. But only the most
rationalized country will have the potential to achieve the one country goal by
incorporating others into it through attraction, not force.
Treating
a country as a party is over-simplifying the subject. A party is a organization
of almost the same interest, but a country is much more than that. For example,
after WWII, the US was the only superpower left, but it did not pursue a single
ruling position.
Q5,Loving
a country is meaningless because borders are created by human.
A5,Borders
are human-created to serve human-desire. But loving a country is not completely
meaningless, if the country treat you well, gives the respect as a human, it
deserve the same back from you. Otherwise, If a country abuse its people by its
rulers, they will receive the same back in the end. Respect is mutual. Not one
way commitment.
Q4,Dose
Gandhi's non-violence principle have universal implication?
A4,
Fortunately he did not try his ideas to Evils like Saddam and Commie rulers. He
was lucky to oppose a much civilized foe. I love peace and I will be the first
to demand peace when justice is guaranteed to a great level and people are in
charge, not a small number of rulers.
Q3,各种社会体系的价值准则有何差异?
A3,这要看层次,在基础层次,或器的层次,任何社会的准则都差不多,当然在执行上,有刑不上大夫.例如,偷盗,强奸等刑事.
但在道的层次,各种社会体系是不同,乃至对立,有民主,有独裁.
但在道的层次,各种社会体系是不同,乃至对立,有民主,有独裁.
Q2,would
you like to be God? If you have the chance to design human DNA, what properties
would you like to build into or leave out the structure?
A2,Don't
you think human gets a better brain simply because they are weak physically
compared to other animals, they can not run as fast as lots of them, not big
enough to fight a tiger or puma, can not climb a tree as good as monkeys.
If human gets a body like elephant, they won't develop a human brain. (Well do note that this is one of the conditions, not the only and sufficient one.)
If human gets a body like elephant, they won't develop a human brain. (Well do note that this is one of the conditions, not the only and sufficient one.)
Can you
concentrate on thinking with very sensitive detectors or organs? Or developing
new tools?
Q1,Is
freedom worth that much? You fight for it and end up with too much free weight,
obesity.
A1,
Freedom means not forced by others to do or not to do, free to make your own
decision. But How many of us can make right decisions with above ten
possibilities? If we can not make the right choice, Are people fighting for the
freedom of making mistakes?
Freedom
is not only a mind perspective, there are objective measurements, like the
range of travel. If put behind the bars, the freedom is not the same with
outside.
We do
not allow some freedom for children because we know they are not capable of
using it correctly. Sometimes they just don't need it.
(十九)鲁迅--极端的误区
鲁迅以文学著称,而文学无非是以故事来揭示人性和社会,以感性为叙述方式。成功者无非是更准确和深刻。记得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珍贵的东西摔碎给你 看,还是很有见地的。文学家的成功大多是靠自传体,原因大约是因为感性素材比较准确。只有大师才能贯通,写出与自己不相近的人的心灵深处。例如,祥林嫂, 一个女人,由男人来写,难度较大。
有喜抬轿者就此把鲁迅拔高,说他一部阿Q写出了中国人的灵魂。这未免太吹狠了。大约鲁迅说到了鼓吹者的心里,进而小人之心地以为别人都不过如此而已。我比较怀疑是否存在统一的人性共性。我更看重《红楼梦》里丰富的人物。鲁迅的文学形象多是底层人物,孔乙己等。或许可以冠以主流意识,大众意识。优秀者虽如凤毛麟角,但也绝非无处可寻。而恰恰鲁迅对一些优秀者表现出极不理智的批判,如胡适等,却令人怀疑鲁迅自己是不是有点性恶的变态。在他看来,只要不十分完美,就可以大骂无误,有缺点或罪恶,就可以不顾罚当其罪。鲁迅明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倒是愿说横眉冷对魔鬼头,平等待人少俯仰。天道至公,没有亲疏。
鲁迅对社会革命是赞成的,如“革命会流血,但不革命血腥味更大”。为此,鲁迅甚至认为可以不择手段,这就未免极端了。甚至加入左的阵营,放弃 Fairplay,等于一个魔鬼反对另一个魔鬼,掉入狗咬狗的恶性循环。而鲁迅对革命的目的是不在意的,革命只是他发泄的工具而已。出卖自己的笔名,充当喉舌和匕首,无疑让鲁迅赢得资助,把自己卖了个好价钱,生活优越,而人格却是没有的。
鲁迅是共产党认可的少数文人之一,在于他强调的发泄愤怒式革命。在于他的破坏性而没有建设性。为革命制造借口和煽动情感,却不在意目的和手段。
鲁迅在哲学上是肤浅的,例如,认为易经是仅占卜的,显然只见一叶,不见泰山。
有意味的是,卖身比卖艺似乎更易发达,如鲁迅,毛泽东,周恩来等,皆系考试不中,入学困难,才卖身加入共产左派组织。
但凡靠文字谋取功利者,大都没有公正性。正是这千百万被鲁迅贬低的阿Q们在抗战中英勇抵抗,鲁迅自己倒是与日本人和通敌的共产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应了文人靠得住,母猪会上树。鲁迅欠中国人一个公正。
(二十)文化与制度
心理与思维定势导致行为模式。
有什么文化就有什么制度,反之,有什么制度造就什么文化。互为因果。
麻将,围棋等都是单打独斗的游戏,规律是顶死别人自己胡。
桥牌是讲究配合和默契,是合作中对抗才能玩的游戏。
国人擅长自己玩的游戏,乒乓,羽毛。大型合作游戏差。
音乐有独奏和伴奏,西方有交响乐。
分析性语言靠组合排列表达,意会语言自成一景。
民主是共和,专制是独角戏。
西方民主两党旗鼓相当,东方一党独大。
西方围墙是无形的,中国围墙是有形的。
余下的读者可以自己补充。